Monday, October 12, 2009

十面埋伏之後

從八月底的開除決定﹐到雙十特大的慘淡落幕﹐翁總口中的十面埋伏﹐終於來到一個慘烈的結局。

這個結局﹐是事件的兩個當事人﹐或許真的一個也不留。

翁總從決定聽從紀律委員會和會長理事會的建議開除署理老二後﹐就開始馬不停蹄全國走透透﹐向基層解說開除蔡老二的原因。其中一場在總部展開的解說會﹐只吸引了約800名的中代出席﹔但翁總依然決定召開特大﹐並依循敵派的特大提案﹐一字不改宣佈雙十特大﹐表現一副成竹在胸的氣勢。

但是﹐經過雙十的票決後﹐不信任票被投下過關﹐翁總以14票之差飲恨﹔蔡老二以恢復黨籍但失去原職﹐保住往後生機而告一段落。

票決的結果﹐挺翁總當總會長的1400多票數﹐在短短一年裡少了300多票﹐鐵票佔約1100票。蔡醫生中選署理的1100還是站穩立場﹐誓死相挺。剩下的約100多票﹐成了造王者票數﹐扣除沒出席的中代73人﹐來回約50票就決定了兩人的命運。

這50多票的中代是不是就是所謂的‘第三勢力’ ﹖那些沒來投票的73名中代是否從此不問政事﹖如果機會重來﹐他們會否改變決定﹖

現在﹐問這些都已太遲。

議論說﹐這是又一次黨意壓倒民意的結果 --不是說蔡老二應該恢復黨職﹐而是翁總應該繼續領導馬華。用翁總來賠上蔡老二﹐這個代價對馬華未免太過沉重。

可是﹐翁總把話說滿了﹐反對不信任票即使小勝將總辭﹐現在小輸14也將自食苦果。

首相納吉也開口了﹐不管任何政黨﹐特大就是最高議決的層次﹐請馬華尊重特大議決。言下之意﹐還需要把它說白嗎﹖

繼印裔國大黨變成一個可有可無的政黨之後﹐小型印裔為主的政黨如雨後春筍般設立起來﹐國大黨在印裔社會裡﹐已經不再有重量(IRRELEVANT) 。

現在﹐發生在馬華的黨內﹐如果解決特大後的局面還需要等到10月15日的中委會後才知道會是總辭還是局部辭職﹔但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還是兩大陣營分握1100鐵票﹐隨時還是可以展開撕殺。

如果期待一個有魅力的領袖及時出現進行大整合﹐那是有點痴人說夢。看看A、B隊從2001的‘收購華文報’特大的投票分佈到雙十這一場﹐就可以知道和解整合不是件容易的事。

沒有大破﹐就不會有大立﹗

可是﹐這個切割的馬華﹐正貼中了巫統信念裡‘分而治之’ 的綱領 -- 分裂得越小塊、成員黨越多﹐越是符合國陣的利益和統治的便利。

馬華是個單一族群的政黨﹐本已不符合現代鼓吹全民國家的理念。但這一次﹐還冀望翁總延續不安牌理出張的獨行俠個性﹐拿出不走的大勇氣﹐把該做的工作和改革完成後﹐才考慮退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