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29, 2009

旋轉門的樂與怒

印象中第一次看見旋轉門﹐是從電影裡的畫面﹐一群人等候在一個圓形四分的入口或出口﹐以進入或走出﹐圓門不停地轉﹐在圓門內的人們需隨旋轉門的速度調整腳步。

這個旋轉門﹐原來還有妙喻。

現在﹐被國際透明組織用來形容我們‘一個馬來西亞’ 的貪污情況﹔其實﹐也只是一些見慣不慣的披露﹐就是政界踏入商界、商界躍入政界﹐兩者間因循攀附找尋權和錢﹐朋黨和紅頂商人叢生。

外面看熱鬧的人會‘哇’ 叫連聲﹐大歎這些政商人士功夫了得﹔閱歷夠的老百姓都只有一個表情-- 嗤之以鼻﹐也不是甚麼新鮮事了﹗

一部四百多頁的年度全球貪污報告﹐單就我國的情況﹐只濃縮至八點。這個八點﹐以比較數據化的形式來表達﹐並引述首相署利商特工隊的數據來加強﹐就是一年大約100億馬幣開銷在貪污舞弊方面﹐‘等如1%至2%的國民生產總值’ 。

還不只﹐國際透明組織還似有意若無意地﹐把目標指向‘巴生自貿區’(PKFZ) 的事件上加以引證﹐宣稱這是‘大馬歷史上攤在陽光下最多的一件事’ ﹔是甚麼事﹐畫公仔不用畫出腸了吧﹖
國際透明組織把整個計劃涉及的方方面面都羅列出來﹐包括賣地者、發展商、政界人士等等﹐讓人民能一窺全豹﹐也更能理解這道旋轉門是如何被充份利用以達到最高的收益。

這個收益﹐當然不歸國家和人民﹐而是從國家和人民的口袋中﹐全數納入朋黨和紅頂商人的口袋中。

這一批朋黨和紅頂商人原本的設計很簡單﹐從踏入旋轉門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已經準備好入內來段盡興的‘樂與怒’(ROCK n ROLL) --樂的肯定是他們﹐怒的是後來也許僥倖發現的人民。

曾經﹐坐地分贓是多麼樂的一件事﹐沒人懂也沒人理。

這一次﹐加上國際透明組織出手捅蜂窩﹐引來了蜂巢內昆蟲的瘋狂還擊。

發怒的既得利益者﹐吃相難看夾著財大氣粗的惡行惡相﹐開口就喊告。

告上法庭後出來的結果會如何﹐人民翹首以待。人民期待的不只是真相﹐還要涉及不法行為的人等都受到法律的嚴懲。

讓公義得以伸張﹐讓人民樂上一樂。總不能怒的總是人民吧﹖

國際透明組織敢於披露‘真相’ ﹐一半需先歸功于民行黨的不懈追究﹐一半歸功于馬華翁總的‘不願見到債留子孫’。

這些國家的渣滓﹐因著旋轉門的便利謀取私利﹐轉個身又會尋求人民的支持以延續政治生命。

這一次﹐人民只反過來要求他們一件事﹕請知恥﹗

Monday, September 28, 2009

你不快樂嗎﹖

中學時期﹐曾代表班級出賽作文。

進入比賽場地﹐文題揭盅﹕如何尋找快樂﹖

自幼年到青澀的歲月﹐學到的和吸收的﹐都是教導如何做個上進和有用的人諸如此類的東西﹐何曾想過快樂是甚麼﹖要如何尋找﹖

於是﹐那一次的作文比賽成為一次慘痛的回憶﹐連一篇像樣一點、有完整格局和語句的作文也寫不來﹐結局不說也可想而知。

但是﹐最大的困擾﹐不是得不到任何獎項﹔而是﹐到底﹕甚麼是快樂﹖

如果是一名乞丐﹐讓他三餐溫飽並且有瓦遮擋風雨﹐他會快樂嗎﹖

如果是一隻被畜養的寵物﹐除了細心照料之外﹐打開囚禁著的樊籠還牠自由﹐牠會不會更快樂﹖

如果一個人跟著一條一帆風順的路途﹐從學業有成、事業順遂、摯愛相守、家庭美滿、雙親健在、孩子聰順、長命百歲﹐接下來可能富甲一方﹐那這人會不會快樂﹖

對我而言﹐快樂並不容易尋找﹐過程可以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人生太難﹐一個快樂還是不快樂的問題﹐竟然可以折騰人至這般地步。

到底﹐快樂是甚麼﹖

問問古代的哲學家和大智慧者﹐從柏拉圖、阿歷斯多德、佛洛依德到王爾德﹐還是儒道釋的各家學說﹐到底﹐誰能為快樂下個定義﹖

是知足﹐所以快樂﹖

是看破﹐所以快樂﹖

是放下﹐所以快樂﹖

還是活在當下﹐所以快樂﹖

對於快樂﹐到了讀到網上的一篇貼文﹕‘你快樂嗎﹖’ ﹐那種對快樂的迷惑﹐又突然來襲。

一個枉死青年﹐一個快為人妻卻轉眼落入絕望的少婦﹐一個遺腹子﹐一段內幕重重的審判過程﹐一闕肝腸寸斷的悲劇﹐低語迴吟成一句問號﹕你快樂嗎﹖

網上報導所下的註解說﹕這是一篇令人動容的文章﹔其實﹐又何止一句動容所能排遣﹖

對讀過文章的更多人而言﹐好像回到當初最稚嫩之時﹐文章觸動了心裡最柔軟那一塊﹐久久都不能釋懷。

比較起最深刻描述與家人感情的有名篇章﹐如《背影》、《袁枚祭妹文 》還是《與妻訣別書》 ﹐裡面感情的著墨和宣泄﹐是自然流露而渾然天成的﹐讀完後能深切感受到情的真﹐甚至還會深深陷入文字的情景中久久不能自拔﹐讓心裡揪住了一陣又一陣。

《詩經》有雲﹕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共赴白首。

當死生契闊的另一半在離奇而又莫白的情況下丟失性命﹐再多的快樂﹐好像從此也已經不再相干。

也許還來得及的話﹐《你快樂嗎﹖》一文中的男主角會借用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裡的一段﹐回應還生活著的遺孀﹕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膻,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願你追尋到快樂﹗

Wednesday, September 23, 2009

狗神正傳

不很久以前﹐有個赤貧戶的家庭﹐家中有個孩子。

這孩子﹐雖然生長在極度貧窮的家庭中﹐卻是非常有志氣。

他像個普通的孩子﹐疼愛小動物﹐特別是狗﹐但是自知家裡的條件連隻最賤養的菜狗也無法負擔。他暗下心願﹐他朝一日有成﹐一定要養狗為樂。

終於﹐憑著不屈的努力和天份﹐他不但有成﹐還攀上權力的高峰。

這時候﹐終於可以達成那小小的心願﹐養了狗寵物。當然﹐這隻被挑選中的狗﹐因著主人的關係﹐身份也非同凡響﹐被稱為‘第一家狗’。

第一家狗被畜養在安逸的環境中養尊處優﹐過的是狗類的神仙生活。

後來﹐身處權力最高峰的昔日小男孩﹐漸漸忘記了出身的那段困苦艱辛﹐慢慢變成一個暴政者﹐貪瀆腐敗、禍國殃民…無所不為。

這一切﹐在法治的社會裡﹐理所當然得到法律的制裁。所揭露出來的罪證﹐單只是以‘第一家狗’名義所貪瀆的公款﹐已足夠貧苦家庭數年的開銷。狗仗主人威﹐主人倒過來借助狗名進行非法行為﹐也真可謂人狗相依了。

主人即將被下獄﹐曾過著神仙般生活的‘第一家狗’ ﹐也已墜回凡間﹐重過狗生活。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對於愛狗之人而言﹐那是毫無疑問的。

好的狗﹐也許還可以投胎轉世﹐成為一個人﹐享受一下做人的樂趣。

狗變人﹐也有狗性難改的﹐前世護主的習性太深﹐轉世後依然還是要尋一主人依附。找到主人後﹐要忠心護主﹐凡遇有企圖侵犯其主人者﹐馬上狉牙露齒做出戰鬥狀﹐不惜衝前撕殺以維護主人。至於做做狗腿子還是走狗﹐那還是等而閑之的小事。

中華歷史裡的最大狗腿秦檜﹐雖然賣了南宋還殺了民族英雄岳飛﹐最終還為中華美食留下了‘油炸檜’ 這味有名的小食﹔狗腿又或走狗﹐也不是太難堪之事。只不過﹐后人也為秦檜夫婦立了二人的叩跪雕塑﹐生生世世跪拜在岳飛相前﹐接受遊客的唾液濃痰招呼。

魯迅創作了《阿Q正傳》﹐描述的是華裔族群一些比較醜陋的一面﹔而阿Q精神﹐更是一些只懂聊以自慰﹐追求精神上勝利的小人物最好的寫照。

阿Q是悲涼的反面人物﹐可是﹐若干年後的今天﹐管理學的學者卻認為阿Q是極具情緒智商的人物﹐作為一個高層管理人員都需要學習阿Q精神。

這一篇﹐是借用魯迅大作的狗尾續貂之作。

也許﹐若干年後﹐成為一隻出色的狗神﹐也比做一個人強多了。

無知就是希望

人類從蠻荒的原始狀態開始﹐慢慢走入文明。

這個過程﹐不是必然﹐也不是坦途。

從看見火開始﹐人類的祖先感到害怕﹐站的遠遠地觀察那團灼灼生光的東西到底是甚麼﹖然後﹐又開始尋思﹐火焰﹐到底能夠如何被利用﹖

從完全不知道的狀態、到完全明白的過程﹐人類步入了第一個文明。

後來﹐當然也聽過了杞人的故事。

杞人仰望天空﹐總覺得那時太虛幻太遙遠的地方﹐生怕哪一天一望無際的天空就此坍塌下來﹐豈不是把所有人都壓死了﹖因此﹐不停地擔心﹔一直到死的那天﹐都還被天塌的問題困擾。

這個﹐就是小學生都知道的杞人憂天的故事。

杞人受囿于知識的局限﹐終其一生都無法解除害怕的陰影。可是﹐人類對於宇宙的認識﹐今時今日又達到何等樣的地步呢﹖

終歸一句﹐知識解除了無知的恐懼﹐也帶來力量和信心。

但是﹐有些人得到了知識﹐也還可以繼續扮無知﹐甚至是很認真地在耍弄著一副天真無知樣。

很難相信﹐還是不容易想象﹖

看看我們的前前首相馬爺爺和國大黨的萬年主席沙米在報章上互槓﹐感覺還真過癮。馬爺爺一下臺就一副正義模樣﹐對自己的繼承人毫不留情面地攻擊﹐對任何看不順眼的人都如是攻擊﹐仿彿馬爺爺自己也忘了從前所演過的角色和所干過的好事﹐打從心底從來就是個充滿正義感的監督者。

馬爺爺攻擊沙米是在位太久還不願放手﹐再下來就是國陣的負資產。沙米也不是省油的燈﹐回敬馬爺爺就是讓國大黨慘敗的禍因﹐可是卻為自己留下‘還是很尊敬’ 馬爺爺的伏筆﹐不願過度和馬爺爺過不去。

馬爺爺和沙米互槓的當兒﹐網絡上消息傳出﹐馬二少已經靜靜動用29億馬幣把生力啤酒的大股份買下來﹐再次重現商場。那位繼承老父衣缽並身居副部長的馬老三也不弱﹐在喜獲副部長一職之後﹐上市的公司也‘巧獲’國能頒于一項數千萬的工程。

兩個加起來接近兩百歲的老人﹐同臺演出一齣無知的戲碼﹐還真叫人哭笑不得。

可是﹐兩人無論如何精彩的演出﹐也總需要一班死心塌地的支持者﹐無怨無悔無知地一路相挺﹐這些無知的戲才能一再上演。

當一個社會已經失序﹐當價值觀念已經失去正確的是非黑白之分﹐一個‘愚蠢就是力量、無知就是希望’的黑洞﹐正在慢慢吞噬我們﹐和我們的文明。

禮義廉﹐更是快速上位、一夕暴富所不可不備的條件。

Tuesday, September 15, 2009

考試機器

這星期裡﹐眼裡耳裡讀到和聽到的﹐都是與教育有關的事情。

週初﹐小六的評估考試開始﹐全國小六一起面對人生的一場大考驗。

隔日﹐有家長投書報館﹐說孩子回家和他說﹐學校在臨進行考試前﹐召集應考學生集合﹐要求他們背起一段作文的內容﹐後才讓他們進入考場。孩子說﹐誰知道﹐其中的一題﹐就正是背起來的那段。可是﹐聽在家長的耳朵裡﹐卻覺得學校不應該讓孩子這般取巧﹐因而告知報館﹐希望引起關注。

到了週中﹐有一名大學的前法律講師﹐也上報了。

這一次﹐按講師所言﹐是因為他讓班上大部份學生不及格﹔卻在學校的要求下﹐重改考卷﹐讓學生過關。但也因為此事件﹐學校以語焉不詳的理由﹐辭退了講師。這名講師很委屈﹐聲聲說只是希望學生能真正付出多一點努力﹐做一名堂堂正正的大學生而已﹔卻因為這一點理想﹐連工作也丟了。

到了週末﹐見到我的侄子和外甥。

他兩人的資質都還不錯﹐在個別的中小學裡被編入所謂的‘精英班’ 。

外甥說﹐他不能缺課﹐如果一天沒去學校﹐一天累積下來的功課是十幾樣﹐兩天就二十幾﹐三天後就不敢想象了。

侄子說﹐歷史和地理很難念﹐老師要求一字不漏背誦﹐作答問題才可以得滿分。

我聽了﹐心裡想﹐並非不同情現在孩子的遭遇﹐畢竟﹐自己也曾經走過同樣的壓迫式教育形式﹔課業確實是越來越繁重了﹐學校求名的態度也越形表面化了﹐但依舊仰賴最無效的教育方法。
我記得曾經遇過一位好老師﹐他的好﹐不是因為他不迂腐﹐而是他提出了一個新方法﹐讓學生有了新的體驗﹐也打開了對學問的眼界。

我的這位老師到來之前﹐我們同學學歷史也是一字不漏地背誦﹐只要記憶力好又肯用功﹐歷史考高分完全不成問題。舊老師教得很輕鬆﹐每次上課都是照本讀出﹐學生聽得無趣卻也無法做聲。到了新老師登場﹐他說﹐讀歷史是讀故事﹐只要把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經過和結果記住了﹐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就是歷史﹔就從那時候開始﹐每次都以非常輕鬆的說故事方式上課。

這位老師說的話、教過的一切﹐一直牢記到今天。

無意去評判任何老師﹐教育本來就是一份不容易的工作﹐人人都說﹐在馬來西亞當老師﹐吃的是草﹐擠的是奶。

可是﹐無論任何工作﹐一點熱情是必要的。

像我的那位好老師﹐他非常熱愛歷史這門學問﹐因此﹐在教導學生時注入了許多熱情﹐這種自然散發出來的熱情﹐不只學生感受得到﹐也打開了學生的眼界和求知欲﹐讓學生能自動自發學習。

可惜﹐這種教育者和教育制度﹐在我國始終是太渺茫了。

所制造的﹐只是一批又一批缺乏思考能力的考試機器。

Monday, September 14, 2009

由面子書到城市規劃

面子書(Face Book) 已經是個熱門網站﹐凡中小學生、青年才俊到政治人物﹐都成為它兩億用戶的其中一份子。除了中國在管制網站的意圖下禁止該網站在該國登錄﹐並無阻其商業價值和用戶在與日劇增。

面子書的好玩處﹐開始時只是一個聯絡各地舊友新識的網站﹐慢慢地﹐功能卻多了起來﹐越發讓人著迷。

其中一項功能﹐就是網上游戲的開發。

面子書的游戲多不勝數﹐最近﹐最吸引玩家的游戲有農場耕作和開餐廳的游戲。

我從來不會沉迷于電子游戲類的玩意兒﹐可是﹐這一次顯然有點欲罷不能了。

令我著迷的游戲﹐就是開餐廳的模擬游戲 -- 餐廳城市(Restaurant City) 。

開餐廳﹐一直是自己的其中一個願望﹐現實裡的條件還未允許﹐而且也還有未完成的工作必須繼續﹐就只有在網上的餐廳游戲裡﹐先行模擬學習開餐廳的訣竅。怎知道﹐一玩就上癮了。

在進行模擬游戲時﹐只有讓自己投入游戲設計者對整個游戲的設計﹐來達到游戲的最大樂趣﹔從中也可以把一些必須懂得的步驟和經營方法﹐由游戲的過程中深植入腦中。

不是嗎﹖

想起我自己設計的課程作業﹐其中一個也是模擬股市運作﹐讓學生來當基金經理﹐讓學生通過買和賣的交易游戲之間﹐把一些淺顯卻重要的金融理念﹐寓游戲于學問﹐讓學生通過游戲去培養自己的一套投資理念。

模擬游戲﹐有時候是更有效的教育方式﹐總好過只是枯燥的紙上論兵。

這不禁令我聯想到﹐除了一些打打殺殺的游戲﹐網上也有很多很富教育性的免費游戲﹐有沒有被善加利用了呢﹖比如﹐城市規劃的游戲。

郎咸平教授在點評交通和城市規劃時﹐曾做出如是的意見。他點出香港和新加坡兩地的交通和城市規劃是成功的﹐最大的共通點﹐就是法制。

為甚麼是法制呢﹖

因為法制完善而且人人守法﹐所以﹐在解決交通擁擠和城市的整體規劃﹐會出現比較有效率且趨於理想的規劃。

也因此﹐法制方面比較有待改進的國家﹐如中國大陸、泰國和印尼等﹐即使有大把錢可供開銷﹐也沒辦法把交通和城市規劃搞好。

還有一些﹐是郎教授沒有點出來的。香港和新加坡都曾是英國屬地﹐英國人留下來的法制基礎﹐和持續的肅貪決心﹐也是重點之一。

咦﹐那我們偉大的馬來西亞﹐不也是英屬聯邦﹐不也是有一套健全法制嗎﹖

為什麼建了那麼多的收費大道﹐還有多不勝數的輕快鐵﹐都門和大城市地區還是嚴重塞車﹖

為什麼高架天橋建好即現裂紋、山坡違建等等還是常有耳聞﹖

為什麼有些地區逢雨必災的情況﹐在獨立52年後還是無法解決﹖

看來﹐是應該在面子書上提出建議﹐讓游戲商和設計人為我國有份參與和決策城市與交通規劃官員們﹐創造一套可供模擬的規劃游戲﹐只有達到某高分或層級﹐才可以進行真實的規劃。

如果玩來玩去都不及格﹐就讓另一偉大的部門‘反貪委員會’來決定如何懲罰﹐這可行不行﹖

Tuesday, September 8, 2009

從航空到郵政

說一些真實的經歷。

從十多年前的一次出行後﹐決定不再乘搭馬航班機。最後一次的飛行經歷也確實糟透了。不只是機票沒有優惠﹐而且空服員的服務態度倨傲無理﹐發誓如果有選擇﹐從此不再乘搭這家航機。

後來﹐亞洲航空出現﹐推出了‘人人都能飛’ 的口號﹐把廉價飛行的概念推向全球。

這些年﹐陸陸續續也出國了好幾回﹐從亞航、捷星、虎航、新航到國泰航空都試遍了﹐各有各的特色﹐但最後決定的因素都在於飛行旅途的遠近和價格。現在定購機票的方式﹐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上網﹐在網上比較價格﹐再決定機型的舒服程度和路程的遠近﹔這一切﹐之前的馬航好像都遠遠落後于同業者。

可是﹐我必須承認﹐在十多年後﹐我又一次選擇了馬航。

近幾年面對亞航的近身撕殺競爭﹐馬航似乎開始醒覺過來﹐我發覺到的一點是﹐馬航的應變能力與日俱增﹐每當對手推出優惠﹐馬航往往能迅速出手還擊﹐而且往往還在同樣的價格下提供更多飛行重量和飛機餐。

這一切﹐似乎應該歸功那一位來自東馬的少數民族同胞依得利斯﹔他也因為改革馬航有功﹐被中央政府借將﹐以非民選議員的身份出任不管部長。

馬航的改革算不算成功﹖我個人相信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馬航的飛機組隊﹐到了今天還是由政府通過國庫控股持有﹐這一來﹐馬航的資產負債表自然顯得比較‘乾淨’ ﹐任何開銷都納入飛行成本(沒有利息成本)﹐而且還可以向政府要求減低收費。另外﹐在機油和外匯的護盤方面也有待改善以近一步加強賺益。

無論如何﹐馬航也算是長進了﹐至少現在面對競爭是顯得比較積極﹐而且﹐機票的定價在競爭的定律下也來得更有效率﹐乘客也不必要去挨成本80馬幣到150馬幣的飛機餐。

但是﹐今天經過初步改革的馬航﹐還是應予以肯定。

相反地﹐郵政服務則亟需改革。

相信大家都無可避免需要到郵政局去進行一些事項。郵政局的服務從最基本的售賣郵票到各種代收費服務﹐都納入其中。之前的交通工具一次性補貼﹐也通過各郵政局讓車主辦理申領﹐結果郵政局捅出了漏子﹐讓人白領了數百萬。

這裡要探討的不是那數百萬﹐而是郵政的效率。

我們都知道郵政已經是私有化的服務﹐已經不算政府部門﹐但還是壟斷的生意。也許就因為這個原因﹐郵政局的服務效率﹐永遠有辦法讓人們苦等﹔更過癮的是﹐如果遇上星期五﹐而又需要到特定的快郵部門領取快遞郵包﹐分分鐘會因為整個部門都關閉休息以進行祈禱的情況。(而且﹐通知單上還不註明這一點。)難道﹐沒有別族同胞在快郵部門工作了嗎﹖

是時候改革郵政服務了﹗

Monday, September 7, 2009

生命只剩廿四小時

1992年﹐剛自中學畢業進入學院升學﹐對於前途是一片茫然。那時候﹐港劇《大時代》播出﹐恰逢亞洲各國牛市剛起步﹐引起一陣追劇的熱潮﹐話題連連。

劇中那位瘋顛的師傅問男主角方展博﹕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廿四小時﹐你想做甚麼﹖方展博想了想﹐說﹕我知道了﹐我想玩股票﹗師傅說﹕對了﹐到了生命最後的盡頭最想停留的地方﹐就是你的世界﹗

我的那一輩人﹐那時的文化水平並不高﹐沒有吸收過名人的名句精華、或受到一些世界名著的熏陶﹐只看過全套金庸小說、數十本亦舒和一點蔡瀾﹐就已經自以為很文藝。所以﹐聽到這一句精警的電視對白﹐不自覺地腎上腺素上升、熱血沸騰且眼眶還有點帶濕﹐整個腦筋突然間充滿了理想和希望﹐只差沒有大聲喊出﹕我找到我的世界了﹗

於是﹐花了六年時間﹐學了經濟和金融的皮毛。

1998年終於畢業﹐卻不幸地馬上陷入金融風暴的殘局中﹐一畢業即失業。學的專業﹐變成最沒有出路的專業﹔那一年裡﹐寄出超過兩百封求職信、出席了超過五十場求職面試﹐始終落空。
可是﹐那一些日子裡﹐並不是完全沒有收穫。

曾經去過一次面試﹐花了大約一句鐘向面試職員們解說‘亞洲金融風暴’ 的起因和後果﹐才發現自己說故事的能力還不錯﹐但沒有得到該份工作。試過為一位好人的老闆打一份賣瓶裝飲用水的工作﹐每天沿街售賣這個新牌子﹐試過一天最好生意時需要搬抬200箱的飲用水﹐才知道自己當時的腰力也不差…最重要的﹐是這位好老闆教會了我甚麼叫 -- ‘賣冰給愛斯基摩人、賣沙給沙地人’ 。

後來﹐一點堅持加上機緣巧合之下﹐終於等到踏入我的夢想世界﹐一做就到今天。

另一部港劇裡的男主角柴九也說﹕人生有多少個十年? 的確﹐一晃眼十數年從指縫間流過。現在﹐有線電視臺又再重播《大時代》﹐已經是重看了好數回﹐但是每每看到瘋顛師傅問方展博的那一段﹐還是無限感慨。

生命無法重來﹐有些選擇做出了決定就沒得後悔。選擇了自己的世界﹐也許實際成就和想象是兩回事﹐但只要做得快樂有滿足感帶一點點的成就感﹐安身立命就是了。

生命只剩一點時間﹐其實﹐還有另一層的意義。

《天龍八部》裡蕭遠山和慕容博的仇恨深得無以復加﹐每次見面都鬥個你死我活﹐連下一代都被牽連在內。後來﹐在一次少林寺藏經閣的打斗中﹐遇上一名不知名的神秘老僧﹐出手讓兩人停斗。

老僧問兩人﹕仇恨﹐要如何才能放下﹖兩人異口同聲﹕至死方休﹗

老僧說好﹐一出手就點向兩人的昏死穴位﹐帶著兩人的肉體急速奔馳良久。約一些時候﹐放下兩人﹐解穴舒緩讓兩人醒轉。

再一次問兩人﹕死了一次之後﹐仇恨還重要嗎﹖兩人相視一笑﹐終於大悟﹗

如果生命是那麼短暫﹐仇恨和恩怨﹐在浩瀚宇宙中的其中一個生命體短暫的一生時間裡﹐還重要嗎﹖

(後記﹕如果那碟炒焦‘蓊菜’ 的 生命也只剩下廿四小時﹐還是不是要鬥個死去活來﹖還是﹐即使兩人可以罷戰﹐底下的人馬也未必能善罷甘休﹖)

Tuesday, September 1, 2009

七夕之變

農曆七月初七﹐人稱七夕、也稱七巧節﹐是中國人慶祝傳說中牛郎織女一年一次鵲橋相會的節日﹐也是中國人的節日裡唯一有男女主角的愛情節日。

如果黃曆有記載﹐應當會這麼寫﹕今年今天愛情大好﹐但不適宜兄弟同志冰釋前嫌。

這一個七夕﹐翁總終於下定了決心﹐永久性地處理了自家老二。

翁總經過了冗長的會議後﹐議決由紀律委員會聯合會長理事會同步定論﹐開除署理老二蔡醫生的黨職和黨員籍。

短短一天內﹐議論開始發酵﹐報章和電子媒體評論都紛紛發聲﹐眾多部落客也加入戰圍﹐有挺有貶有勸架。

綜合所有言論﹐對翁總不滿的聲音﹐包括嚴批他是一個暴君、獨裁者和無能的總會長﹐是把一個政黨帶向沒落的罪人。比較溫和的﹐批翁總的做法不當﹐怎麼說蔡老二已經引咎辭職在先、經黨選洗禮再東山出發在後﹐有黨內民意代表的支持﹐如何能一案兩審、說砍就砍﹖再者﹐翁總本身也是‘千萬元’醜聞纏身﹐上臺以來沒有戮力整合黨內勢力﹐也沒有讓馬華的形像有所好轉﹐現在還啟動了另一次黨爭。

最後的一種說法﹐則肯定翁總作為一名改革者的形像﹐但卻缺乏手段、韌力和忍耐力﹐斷定翁總會是一個短命的總會長。

挺蔡派紛紛出籠‘晒’ 人馬﹐一場意圖推翻原有領導層以迎回蔡老二的黨內特大﹐已經是箭在弦上﹐只等待最好的時機一舉推翻翁總 。

至關重要的是在國陣的精神統治下﹐最高領導人首相納吉說除非受到邀請當‘魯仲連’ ﹐否則不會插手馬華黨內事務。隔日﹐卻又下指令馬華必須快速解決糾紛﹐以符合國陣的利益。

現在﹐問題只剩下約2500名中央代表的決定﹐到底翁總該不該繼續領導馬華﹖

去年十月﹐翁總以61%的代表票贏得總會長一職﹐如果61%的代表沒有在短短的一年內轉態﹐如果61%的代表不是因為不喜歡另一位蔡銳明醫生才投了翁總一票﹐那麼﹐翁總安然渡過特大的機會還是很樂觀的。

然則﹐翁總該不該下臺呢﹖

翁總展現出來的從政者形像﹐是那種不懂‘撿軟的吃’ 、不懂籠絡異議者、不懂迂迴進擊的領導風格﹐有別于以往醬缸文化裡所長見的政治人物身影﹐因此﹐議論說這類人不適宜當官﹐不配當領袖。也因此﹐出來反對翁總的人馬﹐看來看去都是林良實舊時代的那批人﹐是否意味著﹕只有讓蔡老二回來掌權﹐這些醬缸文化裡的佼佼者﹐才有機會再大展身手﹖

江湖裡還有更多傳言﹐可是﹐究竟是翁總該辭謝江湖﹖還是蔡老二該就此引退﹖

身為一名華裔子弟﹐我個人對馬華從來不寄任何希望。唯有這一次﹐企盼這一次的‘七夕之變’﹐2500名中央代表能為整個華社、或一個奄奄一息的政黨﹐帶來一點改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