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30, 2008

神奇夢幻國

第九大馬計劃﹐在現今現實環境的條件下﹐不得不提出中期檢討。在國會中通過的修正﹐削掉了檳城州的兩項大型計劃﹐省下35億。這兩項分別是外環公路和輕快鐵的計劃﹐在政府口中說出來﹐只是暫時延後。同時﹐政府加注300億到第九計劃中﹐務必讓今年的成長數字達到神奇的6%。政府也不忘重提土著30%企業佔有率的宏觀大計﹐念茲在茲。

于此同時﹐各報章上同一時間出現了這幾段新聞。

第一段﹐馬來土著承包商晚會﹐一名商會代表公開表示土著仍需要政府提供“拐杖” 。這支拐杖﹐不是傷殘人士的特殊助行工具﹐而是一些“商殘” 人士的吊命政策性協助。

第二段﹐某部長公開發話﹐土著應該有第二次借貸的機會﹐即使第一次的借貸還沒還清或已經出了狀況。部長說﹐土著的第一次借貸是開始一門生意﹐但﹐噢哦﹐現金流出了點小問題﹐所以﹐第二筆的貸款才能讓生意持續下去。

第三段﹐社會上有些人士遇到另一些人士的接觸﹐表示能助申請政府提供的中小企業的無條件貸款﹐貸款可高達4萬元馬幣。這麼大隻的“蛤蟆” 隨街跳來跳去﹐難免引起眾人的懷疑。不久﹐就有政黨人士出來證實﹐政府確實有提供這項援助項目﹐出來招引商家伸請的人士不是騙子。

好﹐看到這裡﹐如果閣下覺得政府的政策一直以來都是生澀難懂﹐那麼﹐把幾件看似不相關聯的事件中﹐能否看出其中的奧妙﹖

很多人士看到30%和土著這兩項字眼﹐大條神經直接就會認為是大課題、很敏感而且不能碰觸﹔然後﹐我們就無止境地被唬弄下去。

可是﹐如果我們願意深刻地去思考一下﹐這樣的政策或制定政策的思考背景再持續下去﹐再多的石油、天然氣和棕油等天然資源﹐再改變多幾百次生活方式才省下來國家資產﹐都會被這些所消耗殆盡。這些政策﹐存在著不勞而獲的意味。

我們若無視這些政策繼續存在﹐意識上早已經拋離福利國的概括﹔或許﹐應該考慮自封為 -- 神奇夢幻國。

Thursday, June 26, 2008

幼稚、流氓、不能寬恕

一場國會禁足令﹐差點演變成一場荒唐劇。

怎麼開始的﹖很多人都會這麼問。答案是﹕不知道。

怎麼會有這個決定﹐背後思考條件是甚麼﹖答案也是﹕不知道。

星期一國會第二期復會﹐第二天突然劃出了個記者的採訪特區﹐把一眾記者限制在議員走動的廊道外。此舉﹐在不獲得一個合理的解釋下﹐自引起記者們的氣憤。這一下﹐群起杯葛採訪。

國會的最大橡皮印章囿于職責所在﹐硬起頭皮啃了下來﹐說是為了眾多部長的人身安全﹐不得不限制記者的採訪範圍。嘖嘖嘖﹐甚麼時候記者也被看成恐怖分子了﹖

記者的激憤有理﹐杯葛的行動也製造了又一次的機會在野陣線趁機抨擊當權者的蠻橫無理。

最精彩的環節不在于此﹐不是記者們的激憤杯葛或在野陣線的千篇一律譴責﹐而是那班國會後座議員俱樂部的演出。

在當天午休過後﹐那班後座議員在俱樂部副主席的帶領下﹐把圈起禁區的塑膠繃帶取下﹐自行宣佈禁令取消﹐歡迎記者們自由出入採訪。還有意無意把這件鬧劇的幕後藏鏡人給捅出來。

第二天﹐記者照舊杯葛。國會最大橡皮印章大抵不敵輿論的抨擊﹐灰頭灰臉召來記者宣佈恢復正常﹐但禁令依然存在﹐只是不嚴格執行。這算甚麼話﹖原因很簡單﹐橡皮印章不想輸(意即不想丟臉) 。

幕後藏鏡人才是真正火大了﹐隔空抓那班俱樂部成員開刀。甚麼幼稚、流氓、不能寬恕都罵出口了﹐這些開炮的怒話都依據不同報章的報導﹐可見藏鏡人當時的怒氣有多重﹐幾達語無倫次的地步。

對著自家的一班猢猻尚且可以用力道兇狠的語氣來謾罵﹔若換做敵人或是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可當想象藏鏡人的嘴臉﹐自是幼稚、流氓、不能寬恕加十倍。

Wednesday, June 25, 2008

太空夢

在離地三萬公尺以上的太空﹐是人類不熟悉的另一個世界。

人類殫精竭智﹐從60年代或更早開始﹐往太空探索﹐就是要探一探太空的奧秘。

不久前﹐中國的航空署派太空船巡航月球﹐美國人則早在數十年前登陸月球﹐當黃皮膚的亞洲人開始探索月球﹐美國人開始把目標轉向火星﹐往更陌生的一顆星球去尋找人類遷徙其他星球的可能答案。

英國前幾天發現一個可能是浮游物的飛行物體(UFO) ﹐挑舋一架正在執行任務的軍方直升飛機。英國方面公佈了整個拍攝到的過程﹐由全世界一起來找尋答案。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人類對外太空的事與物﹐所知道的事實還是太貧乏了。

電影方面﹐剛投選出來的百年十大十種不同類別的電影﹐獲選科幻類榜首的那一部﹐不是星球大戰系列也不是E.T. ﹐而是大導演史丹利古布利(STANLEY KUBRICK) 的《2001太空漫游》。這部在1968年完成的電影是一部經典﹐也是無數電影愛好者致敬的佳作。這部電影﹐說的卻是一部超級電腦如何企圖在太空上一步步謀殺太空人的故事。它的題材在當年算是開創性的﹐在導演的獨特鏡頭下﹐奠定的歷史地位。

我們馬來西亞都開始朝向先進國邁進了﹐怎能不發一發太空夢呢。

去年﹐我們送了一個土產太空人上太空。花費了多少錢還引起了一段爭議﹐最後才由有關部門說出政府的版本﹐由購買軍機的配套半買半送﹐全數不到5千萬。我們的第一個太空英雄回來後帶來了甚麼新發展呢﹖一般模糊的印象應該是除了在大選時到處走動、助選拉抬人氣﹐出了本太空遊記的書﹐其他的都不太有印象。

現在﹐準備第二個太空人計劃。這個被謔稱為“沒有太空政策的太空遊客計劃” ﹐所需花費不啻﹐合共1億元。如果通過﹐馬來西亞就製造了兩個太空人。

我們後代的歷史書該怎麼記載這一段呢﹖“第一個太空人﹐樣貌俊俏﹐成就﹕官方機密。第二個太空人﹐身形魁梧﹐成就﹕官方機密。”

1億元﹐全民平攤﹐加上外勞和稚兒老人合2千7百萬人口﹐大家不過出個4元馬幣。4元﹐算多不多﹐還不足以買片翻版DVD。但這1億馬幣﹐還不如用來拍部史詩式科幻電影﹐至少在多年後﹐還能在電影界博個名留影史的地位。

Tuesday, June 24, 2008

要你活

新加坡一名部長在一項訪談中﹐被問及近來的全球通膨現象和新國政府的應對政策﹐說了他的看法。最為有趣的﹐就是一句﹕政府不會做一些“要你死” 的施政舉措來讓人民活不下去。言下之意﹐施政的最高法則﹐就是要人民能活下去。

新國部長侃侃而言﹐話鋒一轉﹐提到馬來西亞這個月初的能源大幅度漲價。他說﹐根據他像一名不透露名字的聯邦部長口中取得的事件回響﹐這次加價事件在馬來西亞的民間弄得民怨沸騰。以此為借鑒﹐新加坡政府學會如何小心翼翼應對。

幸好﹐他沒有繼續再深入的分析﹐不然﹐一牽扯上馬來西亞﹐可能又是演變成兩國之間口角的起點。

這名部長說得非常好。也非常口語化。可能是英語教育的背景﹐腦裡的詞彙就是那簡單的幾個華文字﹐沒有來得及修繕詞彙﹐隨口就說﹕不會“要你死” 。

都無所謂﹐開國元勛李光耀先生不也是靠著激情而生動的街頭演講﹐一步一步把新加坡建立成今天的亞洲發展國家嘛。甚麼用詞是其次﹐最重要是詞能達意﹐讓聽的人能完整無誤地聽進心裡去。

寫到這裡﹐也該回過來看看馬來西亞。(不然﹐恐怕會有人大叫﹕搬到新加坡去﹗)

日益嚴峻的生活環境﹐加上能源價格高漲﹐接下來各種生活必需品也將隨著油價而調漲。政府才剛大口大口喘下一口氣﹐總算無驚無險讓“支持重組津貼架構” 在國會中動議通過。會由這刻開始﹐耍出甚麼法寶來讓人民活下去都還是層層壓在寶箱裡﹐一吋都不得知。

我們可敬的忠誠反對黨﹐除出一個分派免費水﹐在執政的州屬挖前朝的弊政之外﹐也提不出活命的招數。大抵必須拿下中央政權﹐才能一展長才﹐提出為國為民的大計。

高通膨﹐政局動蕩﹐短期前景不明朗﹐政府應對政策未出爐……只是625馬幣回扣的紅包伎倆﹐讓低于2000馬幣家庭收入的家庭﹐能活命嗎﹖

股市所見之怪現象

在股市還沒有來到這個鬼見愁的地步的時候﹐大約在5個月前﹐綜合指數還曾創下歷史新高﹐到達1520點。

在那個時候﹐即是外圍因素已經開始不樂觀﹐可是﹐大馬還是沉浸在一遍幸福和好景當中。

更早之前﹐眾多的小股民﹐迷上了新鮮而又好玩的備兌憑單﹐大量的備兌憑單每星期都由各大投資銀行準時推出市場。拿不到私下配售的小股民﹐還會暗自捶心肝﹐錯失了賺錢的機會。那時候﹐沒有人願意去了解備兌憑單的風險﹐還有﹐到底誰才是最後的大贏家﹖

才不過短短數月﹐現在沒人再提備兌憑單﹔一隻隻還沒到期的備兌憑單﹐排隊等著化為泥塵。

怪現象可不只于此﹐說了開來還可以再舉多幾個例子。

比如﹐有一家大銀行﹐在大選過後突然積極起來﹐大舉往外擴張。一出手﹐就以4至7倍的市價對帳面價值﹐買下好幾間在外地的銀行﹔這些新投資﹐還是處於一些不管經濟還是政治﹐都屬於動蕩的地區。

有另一家上市公司﹐在去年11月推出附加股﹐每股50分馬幣﹐籌資過億馬幣﹔到了今年三月﹐突然宣佈財政困難﹐現在離倒閉已然不遠。

更有一家公司﹐明明就是舉債﹐通過邀一家外國大公司以私募基金的形式﹐發債券借錢。上了報章﹐卻說成外國大公司已經入股成為大股東。

以上所舉﹐純屬怪事。

當然﹐這等怪事﹐也要看看眾多的小股民受抑不受。

我們的一般小股民都是可愛的﹐他們最喜歡接到的電話﹐是這樣的對白﹕“這隻ABC股聽說要做到5塊﹐現在才3塊﹐3天內賣不用拿票。”

如果是﹕“這隻股XYZ本益比不高﹐年年賺錢﹐派息高達20%﹐但很悶﹐股價長年徘徊在…(嘟…嘟)”可能話沒說完﹐已經被蓋上了。

經濟週期每12年輪一圈﹐1993開始的大馬股市有史第一次的大牛市﹐到1999年終結。春江水暖鴨先知﹐經濟好壞股市先知﹔這一次﹐又已是來到尾聲。

可是﹐股民們是不是已經學得更聰明了﹐以期待迎來下一次的榮景﹖

Monday, June 23, 2008

症候群

症候群﹐按照維基網的解釋﹐屬於一種集體出現的特徵、徵兆、現象和典型的一種綜合症狀﹐而且是在醫學和心理學上能經由專業的術數﹐檢驗出這種屬於集體的症狀。

有個發生在1974年的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人質挾持事件﹐匪徒搶劫銀行﹐綁架了四名人質。在經過120小時的相處下﹐人質非但不恨匪徒﹐還同情起這些干盡壞事的匪黨。後來的心理學家為這種心理做出分析﹐人質的心理轉變﹐有可能出於同情﹐也有可能為了保命而生出與匪徒的同理心。對于這種心理﹐心理學家給予一個大家都已經熟悉的名稱﹕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最不可思議的是﹐在當年的綁架事件過後﹐有一名女人質還和其中一名匪徒結了婚。如果是天馬行空的愛情故事﹐這倒不失為有別與一般的創作。

把場景搬到2008年的馬來西亞。

有一班良民﹐長期被一班強徒惡霸所欺凌。在這種環境中﹐不用說﹐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已經長期在發酵中。有很多不願被欺凌的﹐早已投向惡霸的圈子裡。

有一個早期的惡霸﹐突然洗心革面﹐帶了另一班看起來比較正義的烏合之眾﹐來挑戰惡霸的權威。戰事掀起﹐經過數回合的爭鋒﹐互有輸贏。

這個互有來往的爭斗﹐讓長期被挾持欺凌的良民看到了希望。做為一個良民﹐所希冀的是很簡單實在﹐無非就是在一個安全而又充滿生機的環境中糊口飯吃﹐過些太平安樂的日子。

戰事正酣之時﹐有個發了神經的惡霸﹐突然倒轉槍口﹐和外面的那班自詡正義的強人裡通外應﹐高喊起“機會之窗” ﹐要一舉把自家惡霸們盤踞的江山﹐連根拔起。原來﹐說穿了也不過是地盤的爭斗。

良民們心裡的忐忑和驚恐﹐非筆墨所能形容。外遭的環境日益惡化﹐能不能渡過難關還屬未知之數。面臨這兩大強悍勢力的鬥爭﹐讓外面那一邊的強人擊敗的惡霸強權、贏得了這個地盤﹐會不會只是從一手過渡到另一手﹖其他的﹐依然沒有改善。

後世的心理學家﹐如果有研究到這一段﹐不妨考慮把這段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變種﹐叫做 -- 08海嘯過後大馬症候群。

Friday, June 20, 2008

沙巴恩怨

沙巴﹐對很多的西馬人而言﹐是不遙遠但陌生的。

多得亞洲航空的出現﹐很多西馬人都到過東馬去了。區區在下就是其中一個﹐到過沙巴的斗湖和亞庇市。

對斗湖的印象﹐聽留在碼頭的那一幕。看見很多坐在那裡的一群人﹐皮膚黝黑、眼神渙散﹐好像在等待甚麼﹔據當地人的說法﹐每天都有這些從菲律賓和印尼來的船客﹐到斗湖市區找工作謀生和上下貨。都是自由出入﹐來了後有沒有離開就不得知。這些﹐是當地朋友的說法﹐無法查證﹔但沙巴州是否多外來移民﹖從這裡可見一斑。

亞庇市相對較具發展﹐一般對西馬人都很友善﹐特別是當地華裔﹐看見西馬來的相同族裔﹐都熱情得不得了。

東馬物質豐富﹐海產是一絕﹐加上木材、胡椒、石油和天然氣各種農作和礦物﹐與天府之國實相比不遠。

沙巴在大約20年前﹐如果說是13州內數一數二的富裕州﹐相信沒有多少人能否認。單就銀行來算﹐沙巴本土的銀行就有沙巴銀行、福華銀行和華達銀行等。如果沒有可觀的商業活動﹐也就促成不了這幾家銀行的存在。可惜﹐到了90年代末﹐這些銀行都被併吞了。

沙巴由加入馬來亞的開始﹐根據條款﹐沙巴是屬於聯合邦的一塊。按照條款﹐可以和西馬的一塊、砂勞越和新加坡平起平坐。那時的沙巴﹐單只伐木業﹐就已經足以支撐州內的發展。後來在岸外發現石油和天然氣﹐按理應該更加富饒且發展得更蓬勃才對﹐怎會落得如今日、成為排在後頭的那幾個破落州呢﹖

石油收入無疑是在西馬政府的石油法令下被全數拿走了﹐但應該也不至于落到今日的田地。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政府的更迭太頻繁。

中央並非沒有撥款﹐但應當用來發展的基金﹐在這20年來不穩定的當地政局中﹐被一些人稀裡花拉掉了。每個上臺的政客﹐都有自己的議程、也都干得不久﹐可偏偏卻代表了一些族群的擁戴。錢﹐就這樣白白花光了﹐也讓沙巴白白錯過了這些年來該享有的發展。

有說東馬人(特別是沙巴) 情緒上不很喜歡西馬人和西馬政府﹐如果真是這樣﹐難道沙巴州裡亂成一堆的政客﹐不該負上丁點責任嗎﹖

Thursday, June 19, 2008

青蛙跳得出宿命﹖

青蛙﹐是一種很特別的兩棲類動物。青蛙還分很多種類﹐好的、沒毒的叫做田雞或牛蛙﹐可供食用﹔醜陋的、帶毒的叫癩蛤蟆﹐吃了可能要命。

青蛙也提供了好些兒童故事的題材﹐最為小孩兒喜歡的就數青蛙王子。小男孩長的普通﹐對自己還沒存有長相以外的信心﹐總會希望自己有一天是青蛙變王子。小女孩更不用說了﹐憧憬王子有一天出現眼前﹐是不是青蛙所變成倒是其次。

有一些政客﹐也被人們當成青蛙來看待。甚麼﹖這些政客都能吃﹐或帶毒﹖還是都由青蛙蛻變﹐個個如潘安顏如玉般﹐長得玉樹臨風、花容月貌﹖

非也。青蛙的形容詞用在這些人身上﹐只是凸顯了這些政客的頑強政治生命力﹐可以為了一己的前途﹐而一跳再跳。在彈跳力方面﹐倒是和青蛙不遑多讓。

三國時代不就有個英雄蓋世的呂布﹐殺丁原投董卓﹐後又為了貂蟬殺董卓。董卓死後他想割據一方稱王﹐奈何卻受到輪番侵略﹔最後﹐戰敗而落入曹操手裡。呂布求饒﹐願向曹操效力。曹操愛才﹐想釋放呂布羅入帳下。但偏偏殺出個劉備﹐在曹操耳邊悄悄說了一句﹕曹公難道忘了丁原、董卓乎﹖曹操猛然醒悟﹐喝令刀斧手推出斬首。後世的人幾乎不提呂布的英勇慓悍﹐只記得他有個張飛為他取的渾號 -- 三姓家奴。

我們也有個現代呂布。

現代呂布不止有匹夫之勇﹐也長著一張舌燦蓮花的嘴。文明社會﹐空有武力的話最多也不過當個兵﹐或去做賊﹔但有張能說會道的嘴﹐最高的好處﹐可能還因此走上政治高峰。正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現代的呂布怎麼說﹖

無非一些為國為民﹐大仁大義的話。可是﹐敗筆就在於。為何這些話﹐不在早半年前﹐大剌剌對著當權的罵﹖而選在當權的開始有點弱勢了﹐才來趁機要脅﹖

第一次這麼毫無保留地認同首相的評語﹕這個人﹐貪得無厭﹗

Wednesday, June 18, 2008

期貨殺戮戰

在談這場有史以來的第一場奇特的期貨殺戮戰前﹐先來看看幾件剛發生的事件﹕

一) 6月6日當天﹐以色列副總理恫言如果伊朗繼續核設施的建設﹐將不排除採取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行動攻擊伊朗﹐但前提是需要美國的配合。那一天﹐原油期貨上漲11美元到每桶139美元。
二) 6月11日﹐美國戰略石油儲備的最新數據出爐﹐儲備下滑4百50萬桶﹐結果消息一公佈﹐原油期貨價格上漲6美元到達137美元。
三) 6月16日﹐美元持續弱勢﹐美聯儲局還未決定是否開始加息以挽回美元劣勢﹐石油期貨價格再度肆虐市場﹐創下139.89美元的歷史高峰。

這些案例所透露的訊息﹐價格大幅度波動和正常供求有直接關係嗎﹖

還看不出端倪﹖無所謂﹐讓我們再來想想一些專家為這些現象所擬出來的解釋。

有專家說﹐需求在近幾年來大增﹐而供應沒有相對提高﹐是造成這次原油原產品價格大漲的元凶。原油價格上漲﹐其他農作物如玉米棕油甘蔗等被大量開發以提煉石油的替代品﹐氣候又是厄兒尼諾又是厄爾尼娜難以控制﹐中印俄等人口大國又崛起…所有的價格都大漲而且高居不下﹐是合理的。

世界主流的媒體都腔調一致﹐這就是人類發展必然付出的代價。有本事﹐不要發展、不要消費﹔價格﹐才有可能下調。

說的這些理由﹐開始看似很有道理﹐慢慢地﹐卻好像犯罪心理學的專家在為強姦犯做心理分析﹐連小時候沒有吸吮母乳都變成原因之一。

高價的原油發展至今﹐已經開始指向一班指數狙擊者(INDEX SPECULATORS) 。正確一點而言﹐這是一班把原油期貨當投資而非對沖風險的大財主。大財團由2003年底的130億美元﹐在短短的5年內﹐灌注了2500億美元進入期貨市場。在次貸市場爆破後的2008年開始﹐單單首5個月內就注入550億美金。

以上都是一位叫做米高邁斯特(MICHAEL W. MASTERS) 做為一個資深期貨交易員﹐在向美國國會的國土安全和政府事務委員會做供證提出的證據。有興趣可以上網到www.hsgac.senate.gov/public/_files/052008Masters.pdf看看。

這場殺戮戰﹐由全人類支付賬單﹐結果是讓富著愈富、窮者愈窮。

Tuesday, June 17, 2008

預言家

每到年末﹐總會有全球各地的靈媒和通法力大師為各界人士做出新一年的趨勢分析﹐也做出一些可能發生的預言警告。

近些日子來﹐網絡上冒起了一個突然爆紅的預言家。

開始傳出這個異人的消息﹐引起了一陣的臆測和討論﹐人們都想知道多一點。于是﹐網絡上開始搜尋一個名叫JOSELINO的巴西人。有人傳言JOSELINO先生是個貧困的農夫﹐也有人傳說他是一個平平淡淡的老師﹐這些各式各樣的討論和傳說﹐正好加重了JOSELINO先生的神秘色彩。

究其實﹐這位帶點神奇色彩的人士﹐真名叫做JOCELINO NOBREGA DA LUZ﹐他並非一副農夫相也非老師﹐只是一個很會做夢的中年人﹐而且不幸的是做的夢都非好夢﹐卻是一些危難和凶險的將來事。

JOCELINO先生不怕驗證﹐在他的個人網頁上﹐就寫下他一年裡所有月份的各種預言。縱觀所有的預言裡﹐得出最多的災難預言是地震、風災和水患。仔細看過他的預言﹐洋洋灑灑的颱風颶風水災地震﹐有一些還真的被不幸言中了。剛發生的日本7.2級地震﹐就是其中一項。比較聳人聽聞而又未發生的﹐有9月奧林比克運動會過後的另一次大地震﹐發生地點又是最可能會在中日兩地之間﹐也會因地震而帶來大海嘯。

如JOCELINO所說﹐他把這夢到的一切都寫下來﹐不是要人們活在驚恐當中。真正的用意﹐是要人們想辦法避開劫難。有一個關於他的另一個傳言﹐戴安娜王妃臨發生交通意外前﹐JOCELINO先生已經在夢境裡預見﹐他還曾親自寫了封信給戴妃﹐勸告她小心為上。可惜﹐信不知道存不存在﹐也不知道是不是到了妃手上﹐事實是戴妃終究遇難。

不為了鼓吹迷信或言怪力亂神之事。

人們活著會感到恐懼驚慌﹐很多是因為無知﹐也可能因為無備而顯得無助。

有時間﹐上網看看JOCELINO先生(www.jocelinodaluz.com.br) 的預言﹐為自己的行程和生活做些規劃﹐也總比看那些鬧劇式的政治肥皂劇有趣多了。

Monday, June 16, 2008

父親節﹐快樂不﹖

父親節﹐不比母親節﹐一樣都是洋人的玩意兒﹐可是身為孩子的一般多注重母親節多一些。

由來刻板的印象﹐父親﹐也只停留在朱自清的《背影》那個慈藹的父親的背影﹐或是電影裡那個到處叫賣空瓶子的《酒干倘賣無》那個可憐兮兮的父親。父親的角色﹐始終不是提供大量歌頌的一個認知。

古老的諺語說﹐無仇不成父子。

無仇﹐在中華文化那三千年父父子子的儒家文化裡﹐父子﹐更多的象征﹐是一種權威和順從。很多華人的家庭裡﹐到了這個年代﹐父子的關係﹐仍然緊繃。一來多是順服式的父子關係﹐雖有不滿﹐但已習慣聽從為父所言﹔二則是雖然叛逆﹐但無法反抗父親勢力籠罩﹐而必須順從。有的孩子天生崇拜父親﹔也有的看不起為父的懦弱或無所成就﹐誓以父親的無能做以奮鬥目標。

除去一些自幼崇拜父親到老的﹐無仇不成父子﹐總要有所心結和不足﹐父子得以成父子。

時值父親節﹐6、7歲的孩子問是否要慶祝父親節﹖大概是在託兒所學到的常識﹐大家一般都到外大事慶祝一番。可時勢艱難﹐到外慶祝一個父親節是不太實際的作為﹐更何況母親節都還過了不久﹐實無必要大費周張。

不巧﹐在父親節當天下午﹐收到一個好友來電。說﹐與他父親發生了不愉快﹐需要一些陪同和開解。二話不說﹐馬上前去。

朋友父親是個典型臨老入花叢的範例﹐活了大半輩子﹐卻尋了另一個窩﹐還回到原來的老巢裡鬧事。這等事﹐發生在父親節當兒﹐不可謂不是一大諷刺。這朋友受不了老父的無理和欺凌﹐雖無可奈和﹐也不知如何處理。

除了給朋友一些好意的勸解和安慰﹐實也計無良出。

回到家﹐已近深夜。錯過了和家人高堂共渡節慶﹐也讓孩子過了個沒有父親的父親節夜晚﹐深感抱歉。

開了門﹐剛放下身上物﹐看見有張小小的卡片﹐寫著﹕爸爸﹐我愛你﹗祝﹐父親節快樂﹗

看了﹐不覺潸然淚下﹗

Thursday, June 12, 2008

從吃悟道

50年代的香港﹐出了一個好吃的報章總編輯﹐為自家報章開了個專門談論吃的專欄﹐並為自己取了個筆名叫特級校對。

特級校對是名老饕﹐對粵菜更是有獨到的見解和處方。專欄一出﹐頓時吸引了萬千的讀者。我們後世的人都錯過了這精彩的一段﹔幸好﹐特級校對的后代將他的所有飲食著作都湊集完整﹐出了一輯合共5本的書籍﹐命名﹕《食經》。

食經﹐開宗明義不是五本食譜﹐而是一套經義。簡單而言﹐它不教人燒菜放多少糖或鹽﹐而是告訴人們為何要放糖或鹽。

特級校對在50年代那個貧困的戰後時代裡﹐用了很多便宜合時節的材料﹐做一些適合一家大小用餐的菜式。在書中﹐常常會回應讀者的詢問﹐比如﹐現在雞貴牛肉貴﹐該用些甚麼食材來取代貴價貨﹖特級校對的滿腹吃的經論裡﹐單是雞蛋和豆芽的做法﹐就有數十種之多。特級作者的孩子在序中的回憶﹐特級校對不只會做小菜﹐山珍海饌更是拿來招待好友的不傳佳餚。

五十多年後﹐我們有幸從書中重溫各種經典粵菜的正宗傳統口味粵菜和做菜方法。

五十多年後﹐我們也將生活在特級校對當年所經歷的困苦環境所折騰。

只是﹐特級校對沒有在書中談論到當年的困苦生活中當地政府的應對態度﹐我們無法知道當年香港的英殖民政府有否勸請人民改變生活和飲食習慣﹖還是人民的生活智慧促使自己改變以渡過難關﹖

在遠古的封建社會裡﹐每逢天災人禍﹐代表上天來管理人間的天子(也即是皇帝)﹐通常為了表現一種憐恤萬民受苦受難的處境﹐會向上天發願﹐以禁閉自己一年不沾酒肉來換取上天的輕罰。古代的皇帝尚且知道用一種心理的手段﹐透過不沾酒肉一年的誓言﹐來喚起人民共赴艱難的同理心。當然﹐關起門來到了後宮﹐花天酒地又是另一回事。

應酬費減個10%﹖別開玩笑了﹗

Wednesday, June 11, 2008

玩玩數字游戲

今天﹐不談經濟﹐也暫且忘記政治﹐來玩一場數字游戲。

2006年﹐當油價開始挺升﹐政府說吃不消﹐所以把油價一次性提高30分馬幣。這省下來的每公升30分馬幣﹐能為政府帶來總數45億的津貼。45億津貼除以30分馬幣﹐就是150億公升的汽油。150億公升汽油再除以全國人口2千5百萬得出每人600公升﹐如果以一半的車輛數做估計﹐則每一個車主為這1200公升的加價付出平均360馬幣。國家省下的45億石油津貼﹐原意是用來改善公共交通系統﹔但很不幸地﹐這45億在2006到2008兩年間﹐因為原油從不到80美元直升到125美元而消耗殆盡﹐而我們完善公共交通系統的美夢還是落空。

來到2008年﹐石油再次以更大的幅度加價﹐一次性加78分馬幣。政府說﹐這次加價﹐能省下137億津貼以應付日益高漲的各種原產品價格。有專家就說﹐按理原油每升1美元大概能為國油增加2億5千萬的營利﹐這一點﹐也獲得前首相兼現國油顧問馬哈迪的認同。可是﹐很不巧地﹐就在油價宣佈正式加價的兩天後﹐原油一夜間跳高11美元﹐再創新高到達139美元。省下的津貼看來又是岌岌可危﹐但國油是不是真的增加27.5億的額外營利﹖到了這裡﹐普通數學變成太空科學﹐非凡夫俗子所能領會。

政府體貼民困﹐宣佈補貼2000CC以下的汽車每年625馬幣的現金回饋。有人馬上運用數學天份﹐拿625馬幣除以365天得出1.71馬幣﹐即是每天津貼2公升的加價後的汽油﹐普通汽車平均里數1公升走8公里﹐每天行使不可超過16公里﹐每月不可超過480公里﹐逾越者自付。

所以﹐必須改變生活方式﹐少出街走動、少去血拼﹐學學在家的四週空地種種蔬果﹐還能自給自足。政府高官不也坐言起行﹐和貧苦大眾一起共赴時艱﹐從1萬8千多馬幣的首相應酬費到6千馬幣的副部長應酬費﹐一律各減去10%的應酬費。不說不知道﹐原來高官的應酬費相等與一般總經理的月薪。

在數學﹐一是一﹐二是二﹐一加一永遠等於二。

經濟上﹐一是一﹐二是二﹐可是一加二要想辦法創造大於三。

學政治﹐一是一﹐二是二﹐可是一加一或二減一等于甚麼﹐就是老子是官爺﹐說了算﹗

Monday, June 9, 2008

兩難

還是油價的問題﹐國人這一次面對的﹐是一次性大幅度的石油價格調整﹔接著而來的﹐就是因油價和其他原產品價格高企而帶來的高通膨時代。大部份國人反射性的集體動作﹐就是趁油價在午夜12點加價前﹐排隊入滿最後一缸便宜油。除此之外﹐尚無對策﹐也幾近束手無策。

政府大頭頭們﹐在內閣議決油價大幅加價後﹐勸告人民不要走上街頭﹐還有需要改變生活方式。

之後﹐一個在朝的第一大黨就召集黨高層入營展開檢討會﹐為剛過的大選、接下來的黨選和許許多多問題﹐開始兩天一夜的腦力激蕩。是激蕩還是變成腦震蕩都不關人民的事﹐因為全程不公開。

另一大黨﹐則展開從北到南的巡迴匯報會﹐由高層去見見中下層的黨員﹐聽聽牢騷、說說黨的前程﹐無關油價和人民生活。

在野的﹐由民盟的火箭獨撐大旗﹐在隔天就發動了好幾場的和平示威。政府老早就已表明﹐示威遊行不是我們國家的文化﹐意即政府不會對示威遊行低頭。遊行示威在反對起油價這件事上有用嗎﹖會不會是又干耗了一次的熱情﹐和無謂的時間浪費。一個不小心擦槍走火﹐內安法令侍候。

民盟精神領袖安華也開口了﹐他說如果他上臺又無法降低油價的話﹐會下臺負責。怎麼個解決法能把油價有效降低﹖根據安華以往的談話按圖索驥﹐該是從國油身上動手。國油是個經營了30多年的龐然大物﹐要動起國油的念頭﹐可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情。經驗法則告訴我們﹐也許搞不好就像是地方政府民選的政見﹐需要個三五七年好好仔細研究、研究。或者﹐減個一分錢算不算本事﹖

兩線制是個挺好的政制﹐一方不濟﹐則自動投選另一方來試試。

一個油價高漲問題﹐讓我們看到一方的無能﹐卻也看到另一方的不怎麼能。唉﹐真是陷人民於兩難。

而最痛苦的是﹐人民不只面對這左右兩難﹐接下來的生活擔子﹐才是千難萬難。

Friday, June 6, 2008

別慌﹐別怕﹗

或許馬來西亞人都沒有經歷大地震或其他大災難﹐但一場突如其來而且大幅度的石油價格提昇﹐還是讓很多國人慌怕了起來。

在石油正式經由首相的口中宣佈加價到2.70馬幣後﹐消息如野火燎原﹐一時間就通過各種傳播管道﹐流通開去。(證明了1948年的煽動法令在政府眼中有保留的必要) 這種快速的資訊傳播﹐馬上讓全國所有油站﹐在宣佈之後不及一小時﹐擠爆了排隊入油的車主﹐不可謂不是一項奇觀。

有的排隊車龍﹐就觀察所得﹐可長達3數公里。車主都寧可花上一兩小時的排隊時間﹐就只為了享有最後的便宜汽油。有的摩多車司機﹐也排隊輪候入油﹐以一輛摩多車的容量﹐至多也不過是5公升的容量﹐可以節省大概4元馬幣﹐也讓司機等上半個小時或更長時間才能入油。由此可見﹐在日益困難的生活環境裡﹐要多賺個4元有多麼不易。還有個被捕捉到的鏡頭裡﹐有個駕駛勞斯萊死(ROLLS ROYCE) 的車主﹐也在排隊入油。按理說﹐能駕頂級房車的人們﹐該不會需要去花時間省那麼數十元的油費﹐也許只是恰好沒油。

很多年青一代都沒有經歷戰亂、飢荒和通貨膨脹的年代﹐現在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時候。經歷一次﹐比任何戀愛都刻骨銘心。

政府不愧是個好政府﹐在2004年阿都拉政權確立之後﹐油價也不過從1.32馬幣上升到2008年 2.70馬幣每公升。政府還是告訴大家﹐馬來西亞的油價依然是區域最便宜的﹔還忠告所有的民眾﹐不要上街示威抗議。

接著﹐政府越俎代苞替國家能源宣佈﹐電費也不能避免地需要調整。但是﹐別慌也別怕﹐受影響的只是那區區的40%﹐因為60%的用戶每月都用不超過200千瓦特的電力。真是謝主隆恩了。

給吃了一碗沙﹐當然得送粒糖。

糖果是﹐每輛轎車﹐2000CC以下每年回扣625馬幣﹐2000CC以上200馬幣。

有項比較實際的建議﹐與其讓政府管理國油、油價管理得這麼辛苦﹐津貼又弄得那麼複雜難懂﹐不如﹐把國油上市﹐讓全民從國油上市的49%股份獲得平均分配﹐政府還是控制51%的大股東。以後每年國油賺大錢分發股息﹐就當成津貼。

喂喂﹐偉大的政府﹐恕小民愚昧﹐可以平分49%國油嗎﹖

Thursday, June 5, 2008

原油飆漲的罪魁禍首

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不以為意﹐以為原油價格上升只是短期的﹐沒有太強的危機意識。從2003年過後﹐原油由每桶30美元左右﹐一直漲到目前的123美元﹐前兩星期一度達到歷史性的135美元。

專家說﹐2003年美國出兵伊拉克﹐石油出口會有短暫的減退﹐但只要收拾了侯賽因﹐全球油供將恢復正常。

這一出兵﹐到了2008年﹐侯賽因已經被處死﹐伊拉克依然陷入戰亂﹐石油還是沒有恢復正常輸出。

當伊戰開打後﹐其他的石油生產國生產開始吃緊﹐原因是過去20年裡自70年代的石油危機後﹐所投入的資本開發並不足夠以應付突然增長的需求。專家說﹐原油價格開始挺升﹐以讓石油商多賺點抵消新增的資本開銷。

到了2005年﹐油價依然企穩50美元以上。原來中國已經崛起﹐中國對各種原產品的需求﹐把原產品價格都開始往上推。中印兩國人口合共25億﹐經濟強盛促使人們開始轉換交通工具﹐油價更往上推。專家說﹐中國威脅論﹐還不是事實嗎﹖

2006至2007﹐全世界一片榮景﹐高物價可能帶來的高通膨威脅﹐誰會得空理會。這時﹐原油價格已經每桶80美金上下。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破﹐從8月開始﹐美國的銀行、券商、次貸公司和投資管理公司輪流倒閉。大量僥存的現金﹐在聯邦儲備局又一度祭出低利率的基礎下﹐開始流竄到商品的期貨市場。

2008年﹐中國歷盡大風雪災害、西藏暴動和四川大地震﹐成長明顯放緩﹔印度和其他人口大國﹐也面臨不同程度的通膨壓力和經濟問題。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原油上升到歷史天價--135美元。

忘了那些專家說了甚麼吧。

記得很久以前﹐有個人說﹕甚麼是衍生產品﹖是避險還是制造更多風險﹖沒有衍生產品人們一樣能夠照樣投資、生活得很好﹔不需要所謂的衍生產品來制造更多的複雜問題。

那個人﹐是還活著的當代投資大師--華倫必菲(WARREN BUFFETT)

Wednesday, June 4, 2008

開眼遇見鬼

不管你是不是願意﹐從現在開始﹐每一天﹐當你掙開眼﹐要有見鬼的心理準備。

怎麼不見鬼呢﹖

油價、糧價和各種原產品價不停飆升﹐各項生活必需品也跟著水漲船高﹐在全世界的每一個國家﹐物價上揚已經是一個不能逃脫的命運。

先前政府體恤民眾﹐白米短缺雖帶來短暫的驚嚇﹐但政府馬上宣佈花個7億多元的津貼﹐向泰國預購多50萬噸的白米。大家以為白米這國人的主要食糧因政府出手解困而暫時不會猛漲﹐未幾﹐入口白米馬上宣佈上漲95%--140%不等。最後的市場銷售價﹐還等候最後定奪。肯定的是﹐漲價已經寫在冊上。

還不止白米﹐接踵而來的是石油價格。根據目前的津貼方式﹐在國際原油價徘徊在125--135美元之間﹐我們偉大的政府就需要付出高達560億馬幣的全年津貼數額。政府看來已經快被這天文數字的津貼壓垮了﹐不得不棄守每公升1.92馬幣的津貼油價。較令人擔懮的是未來8月份才制訂的石油價格新機制﹐貿消部長不排除會採取自由浮動的定價機制﹐意即國際原油價格多少我們的市場價格就賣多少﹐津貼與否和方式則另談。相信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不禁要問﹐到底國油到底還產不產油﹖需不需要換一換政府﹐就好像雪州的情況﹐換個政府、翻一翻爛帳﹖

豬肉價已經吵翻天﹐雞肉價也將近取消頂價。加上之前的鋼鐵價和石灰價前後取消價格監管﹐高通膨高物價時代終於把我們都帶到市場機制、自由競爭的高度資本主義社會。

是不是開始感覺到見鬼了﹖

也毋需太沮喪﹐趁我們的兩大航空公司還在推出零機價、也還未被高油價弄得關門大吉之前﹐買張零機價的機票﹐到鄰近的國家走走看看﹐或許﹐心態會平衡一些。

出門前﹐可以上機忘了繫上安全帶﹐但別忘了勒緊褲帶。

Monday, June 2, 2008

看圖找真相

皇冠城封路事件演變成流氓打人、聯邦後備隊被涉嫌濫用暴力。事件發展至今﹐變成警方朝向“暴民”企圖攻擊聯邦後備隊的方向偵察。後備隊隊員為了保護自己而還擊﹐導致“暴民”則會在企圖謀殺的罪名下受調查。這等事﹐也只有在馬來西亞才能成立。手無寸鐵的普通居民﹐被懷疑向全副裝備、數十人數的精英進行謀殺。
幸好﹐有科技的幫助﹐讓我們從錄影和相片中找尋真相。
http://photosglong.blogspot.com/

反與返

通常﹐按照歷史的撰寫習慣﹐與政府搞對抗的會被稱做反賊﹔若受招安﹐重新歸順朝廷﹐就是撥亂返正。

我們那短短的51年建國歷史裡﹐不是沒有這麼一段﹔經歷反與返的一大號人物﹐經典的就有東姑拉沙里和萊斯亞汀。

最近﹐又添了一筆﹐即前公正黨青年團團長--依占是也。

根據依占的理據﹐反出人民公正黨和安華﹐實在是情非得以。想當年﹐安華被逐出巫統﹐只得依占和阿茲敏兩員左右護法不離不棄守護在旁﹔安華下獄﹐依占也因罪連坐﹐在獄中待了兩年。那種患難與共的情誼﹐不是普通的主僱或師生的關係所能解釋。

依占此刻返回巫統﹐給安華一記回馬槍﹐據他的說詞﹐是安華重視權力﹐也乖離了創黨原則﹐意即人民公正黨已經不是一個以馬來族為優先的多元化政黨。當然﹐依占回返巫統﹐還可以把他的改革反貪概念灌輸進巫統的政治理念裡﹐協助首相更義無反顧推行改革反貪運動。

反貪會否馬上成為政府的主調﹐沒有人能說個明白。到目前為止﹐依占自己就先退出反貪污行動組織(GERAK) ﹐而且也沒有獲得任何與反貪有關的官位。

首相隆重其事宣佈依占入黨﹐好像狠狠地刮了安華一巴掌。安華倒是很有風度﹐淡淡地也不多說﹐始終是曾共患難﹐一句祝福就好了。

安華的相對沉默﹐這一來﹐就引起了“木馬屠城” 之說。反應較激烈的就數巫青團團長﹐巫青通過由團長希山慕丁表態﹐對於依占的入黨﹐還需要聽其言、觀其行。另一個持反對意見的﹐其實可以不必再理會﹐誠如此人所言﹐他剛退黨﹐卻有人急著加入﹐實在難以想像。此人﹐正是馬哈迪。

依占還有一句入黨名言﹕如果為了人民的利益﹐被利用(以成為打擊安華的工具) 也是值得的。

怎樣﹖很感動﹐很想流淚吧﹖等等﹐先把眼淚收回眼眶裡。

讓我們重回歷史裡找答案﹐從來只有一個黨改變一個人﹐沒有一個人改變一個黨。

這樣﹐大家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