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31, 2008

拯救與自救

從前﹐說故事人常說的、一句似是而非的話﹕殺一人﹐成謀殺犯﹔殺千人﹐成英雄豪傑﹐或是革命家了﹗

現在﹐做小生意欠了些錢﹐債主上門喊打喊告﹔做大企業虧了個大洞﹐債主和政府上門﹐苦求大企業家不要倒閉﹗

所以﹐任何人都千萬不可動念去謀害人命﹔要是夠膽量﹐就去干大生意買賣﹐而且做最大的﹗

今年﹐西方國家票選年度最具代表性﹐也最聳動人心的字眼﹐一致認同是﹕拯救(BAIL OUT) 。

有些人也許會認為英語難學﹐但今年內也著實學了好些驚心動魄的詞彙﹐如﹕金融危機(FINANCIAL CRISIS) 、次級貸款(SUB PRIME LOAN) 、倒閉(BANKRUPCY) 、崩盤(COLLAPSE) 、崩解(MELTDOWN) 、大跌幅(PLUNGE) 凡此等等。(沒有一個是好字眼﹐但幸好也沒有一句粗口﹗)

最振奮人心的﹐就數這個--拯救﹗

還有甚麼比這個更痛快的﹖干了一大堆不三不四的勾當﹐由政府來收拾爛攤子﹐讓政府來擦個骯髒的屁股。(屁股是人體的其中一個器官﹐也稱肛門﹐不算粗口吧﹖)

數千億、數萬億投入個別的企業裡﹐就為了一個理由﹕大企業一定不能倒﹗

其實﹐這個道理我們比西方人早十年前就學會了﹐而且奉行至今。

看看今天的馬航或南北大道﹐有那一個不是被拯救、或被拯救的企業手中的最後寶石﹔到了今時今日﹐我們都還在付出高昂的費用以支撐它們的生存。

馬航在今年航旅業的一片虧損聲中﹐還能維持賺益﹐神不神奇﹖南北大道年賺數十億元﹐還能與政府簽下每兩年修改大道收費的合約﹐合不合理﹖

企業逢險有拯救﹐個人遇難靠自救﹗

展望明年﹐如果閣下還期待甚麼振興計劃能帶來新氣象﹐能刺激並活絡經濟﹖那還是自求多福吧﹗

新年時﹐別忘了雙手合十向空中默默祈禱、許個新願﹐願望是﹕日子雖然艱難﹐但我願能自救﹗

Tuesday, December 30, 2008

馬六甲的海角七號

一齣台灣本土電影--《海角七號》﹐以4億7千萬新台幣的票房﹐在一片淡季中﹐石破天驚地打破台灣電影有史以來的票房記錄﹐也讓台灣民眾看得淚眼盈盈。

說是石破天驚﹐但劇情卻是平穩中推進、平淡中為電影的扎實劇本緊緊牽引﹐讓觀影者渡過兩個多小時的愉悅觀賞時刻。

故事敘述一個不得志的年輕歌手﹐回到家鄉恆春--一個台灣臨海小鎮﹐重新找回信心、找到愛的一個平凡故事。中間穿插了一段時隔數十年的愛情波折﹐苦戀的情侶在當年因戰亂不得不分離﹐卻被現代的這個年輕人在誤打誤撞中﹐圓了一個遺憾、也圓了自己的愛情。

有人把這部電影當成一部鄉土電影﹐有人解讀為尋求身份認同﹐也有單純看成一個兩代的愛情故事。唯一不爭的是﹐這是一部由一個好劇本而變成一部賣座電影的傳奇。

恆春是台灣南部海濱小鎮﹐開發不超過150年﹐面積只有不到馬六甲的20份之一﹐人口更是少到只有3萬餘人。如戲裡的那個“主席”所擔懮的﹐對於恆春一地﹐他不會煩惱恆春旅遊業的發展﹐他更為著重的是要如何讓年輕一代肯留下來﹐繼續延續恆春的生命和特色。

電影大部份在小小的恆春取景(也有部份是墾丁的景色)﹔看了電影﹐還真有衝動去朝聖﹐看看那是一幅怎樣的洞天福地﹗

馬六甲開埠超過500年﹐以歷經數國殖民統治的歷史遺留下來的古蹟﹐于年初被冠上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的美號。

我們的地方政府迫不及待要以此美譽招來更多的遊客﹐要賺取更多的遊客錢﹐忝一筆為政的政績。

但是﹐這麼長的歷史印記﹐沒有為我們加深人文的素養﹐因此﹐我們沒有沒有辦法制造出如詩如畫的本土電影﹐讓人們透過電影的傳播﹐吸引更多遊人到來。

反而﹐我們的政府只能在古蹟區插上一支旋轉塔﹐在海邊地區搬來另一個在吉隆坡被棄置的大馬眼﹐並在古蹟區復建仿造的出土城牆﹔在古蹟區涂上新裝、照射以紅艷艷的夜間燈光﹐以這樣的方式來吸引遊客到來。

印度大明星到來取景三兩個鏡頭﹐說成是為地方帶來遊客的偉大功績﹐馬上涎著一張老臉﹐企求大明星接受封銜﹗大明星也真好架勢﹐在拖延了數趟的邀請之後﹐終於大駕光臨領取了封銜。

戲演完了、勳銜也給出去了﹐冤枉錢更是花了不少﹐剩下的﹐就只看是否一如為政者所預測﹐能帶來更多的遊客﹐和觀光業的增長。

我們有海角﹐也有很多的七號﹐可是﹐馬六甲沒有《海角七號》。

看完了電影﹐內心深深讚賞﹔但一轉念想到馬六甲﹐忍不住深深嘆息﹗

Wednesday, December 24, 2008

請給我消費券

台灣在應對新一輪的金融風暴和緊接而來的經濟衰退﹐推出了消費券以刺激消費。按照台灣政府的政策演算﹐這一波的消費券發放﹐以每名人口3,600新台幣計算﹐合共發放總額829億新台幣的數目。

台灣政府預定在農曆新年前﹐就能把消費券發出﹐刺激民間買氣和消費信心。

一時間裡﹐台灣民眾紛紛討論該如何消費這額外的消費券﹐商家也伺機推出商品促銷以吸引更多消費者。有些國家也在觀察消費券所能引起的乘數效應﹐並不排除跟進的可能。

但是﹐也有經濟學者懷疑消費券所能制造的經濟效應﹐只表達保留態度。

在馬來西亞﹐我們從來沒有享受過消費券的好處﹐記憶所及﹐只有1999年政府所宣佈的一年免稅年。遇到經濟困難期﹐多以經濟振興配套、特定行業撥款或津貼、減稅和其他方案﹐來因應經濟蕭條。

那到底消費券可不可行呢﹖

消費券﹐顧名思義是拿來消費用的﹐得到消費券的民眾不能拿去存入銀行內吃利息﹐而且消費券有滿期﹐意即特定的期限內如果沒有消費則會作廢。消費券以人頭計﹐管他是剛出世還是150歲﹐每人憑公民身份拿一份消費券。

國家發放消費的速度要快﹐民眾拿了消費券﹐因為受限於期限﹐也會儘可能馬上進行消費。消費的項目遍布各行各業﹐商家賣了貨品或服務﹐收取民眾的消費券以替代金錢﹐轉手拿來還貨款或交稅。最終的去處﹐還是回到政府手裡。

消費券由政府手裡發出到以稅務的形式回收﹐消費券產生經濟擴張和乘數效應的功用﹐肯定比振興方案或個別撥款或減稅的方式來得快、來得直接有效率也來得公平。

可是﹐政府會考慮嗎﹖

從前﹐經濟學者也有提過﹐一個公平有效率的教育體系﹐應該考慮以教育券的方式﹐讓每名達齡的學子手握一張教育券﹐來決定學校的設立、老師的聘任和校舍的建設。但﹐在這個國家裡﹐始終只是一個妄想。唯有民間創辦的獨立中學和一些學院(非學店)﹐撇除獨中教育裡華文華教的那點情意結﹐在一定程度上還能達致教育券的理想概念。

敢問有為的政府一句﹕不要70億振興方案﹐公平攤分70億馬幣﹐請給我應得的消費券﹐可以嗎﹖

Tuesday, December 23, 2008

吶喊出亂子﹖

上個世紀20年代﹐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家魯迅結集了數年的作品﹐出了一本最早期白話文的小說作品--《吶喊》。《吶喊》裡的小說包括《阿Q正傳》和《狂人日記》等膾炙人口的小說﹐以針砭時弊、嘲諷社會現象的小說體﹐流傳後世。

歷史何其相似﹐多年以後﹐在這片國土裡﹐也出了個簡稱“吶喊” 的弱勢團體權力爭取運動。

由所謂的受壓迫人民陣線推動﹐踩著腳踏車﹐分兩線北到南和南到北的方式﹐喊出“腳車闖半島﹐人民要改變” 的口號﹐目標就在沿途派發傳單給普通百姓、以抵達國會提呈備忘錄給國會議員為結束。

這項運動的簡稱﹐正是縮寫國語的“JERIT ”-- 吶喊。

每個年代﹐不同的社會裡都會發生一些事件﹐必須引起群眾和執政者的關注。

魯迅的年代﹐吶喊的是世代交替處於民間的一種迂腐、落後、野蠻、思想封閉等等通病﹔希冀通過文章﹐對社會產生自省改革的力量﹐而步向文明現代化。

我們的年代﹐這支雜牌軍所組成的吶喊隊伍﹐也企圖喚醒執政者對弱勢團體的關注﹐但不幸的﹐他們偏偏遇上執法隊伍。

在條條法令立法如山的年代﹐寫寫文章都可能犯了法﹐更何況是一場明顯和執政者逆勃的騎腳車運動。

警方以沒有準証為由﹐三度阻撓腳車隊的前進﹐並數度把腳車隊帶返警局協助調查。後又以腳車隊伍成員包括未成年少年的理由﹐考慮以《保護兒童法令》對付幕後的運動策劃者。

警察總長為這一場騎腳車的醒覺運動一鎚定音﹐總結為一次有政治陰謀的瘋狂示威(Democrazy)﹐躲在運動背後的都是一群偽善者(Hypocrites)﹐會為社會帶來動亂和不安。

這就是我們熟悉的、專屬警方的簡單思維方式--只需要標籤。

所以危害公路使用者的飆車黨可以收歸成為執政黨員﹔而和平上路的腳車隊伍﹐卻成為了危害社會的壞份子。

Monday, December 22, 2008

失去的樂趣

到博覽會﹐看見商家在推銷新出的電陶爐和高溫煲。電陶爐能讓人們以電流來煮食﹐一改過去用碳或煤氣的方法﹐據商家的宣傳說﹐電陶爐可以更安全、更經濟﹐讓煮食也更輕鬆方便。配合上一套高溫煲﹐能吸納高達600度以上的高溫﹐從此﹐烹飪過程變得更加沒煩惱。只要按照隨買爐和煲同送的食譜﹐把所有材料買回來、洗乾淨、下鍋入調味﹐所有燜燉焗蒸小炒都簡單極了﹐也符合沒油煙、日益追求健康飲食的時代。

但有一天﹐當我們想對下一代講述“宮爆雞丁”如何好吃時﹐下一代的孩子肯定聽得愣愣地﹐因為他們吃的都是燜燉焗蒸小炒的健康煮食法﹐沒有見識過中華飲食的獨到之處。

我們有了高新科技的爐和鍋﹐慢慢忘記了刀功如何磨煉、鍋剷如何拿得穩、火候如何掌控…﹐我們有了健康又方便的飲食之道﹐卻失去了欣賞中華美食的樂趣。

去旅行﹐帶上全球定位系統﹐想取道何往、目的地何處﹐全球定位系統為需要的人們一一指出。到了某地﹐想去尋找美食、到某個旅遊名勝﹐全球定位系統也沒讓人失望。

終於﹐全球定位系統也有電流用磬﹐甚至失靈的時候。這時候﹐依賴慣了定位系統的人們開始慌了﹐腦筋裡已經想不起路牌的功能﹐甚至忘了還有一張嘴﹐可以開口問路。

現代人已經沒有多少人會看星象以辨別方向。我們依賴科技的發展﹐我們更相信電子高科技器材。於是﹐出門忘了帶手提電話變成了一種新發現的心理病﹐連迷路的樂趣也慢慢變成心理壓力。

老祖宗為人們開拓了一處募集資金的概念地﹐那處地方叫做股市。原意是讓人們進行投資的長期活動。投入金錢﹐看著投資慢慢增長的樂趣﹐到了年老退休不工作了﹐這些投資就是不說話的孩子﹐讓投資者安享晚年。

但貪婪的人們﹐認為這樣的投資方式太慢了﹐動動腦筋﹐把股市變成垃圾堆填區﹐又或“龐氏騙局”的集中地﹔讓風險無限度提高﹐把股市變成人們現今眼裡的大賭場。

聰明的人們﹐通過各種各樣的發明和新發現﹐讓人類進入更文明的時代﹐朝更有效率、更方便、更先進的方向走去。

可是﹐就好像諾貝爾發明炸藥﹐當炸藥出現後﹐我們連說“愚公移山” 這個動聽故事 的樂趣也失去了﹗

Thursday, December 18, 2008

南北西東﹒走走想想

今個長假﹐響應政府呼籲﹐把一點小錢留在國內消費﹐策劃了一趟與家人的國內旅遊。由南部出發﹐途經雪蘭莪、霹靂、吉打入目的地檳城﹐走一條民聯執政州的旅遊路線。

以前當皇帝高官的都愛玩微服出巡這套戲碼﹐一者可以表現關心民瘼﹐再者也為了可以真正有機會看到一些平時聽都沒聽到、想象也想象不到的人與事。

但時代畢竟不同了﹐現在政客只等悲劇慘況發生後才亮一亮相﹐表現一點悲天憫人的樣子﹐博取媒體版位。

懂經濟的都知道﹐經濟數據可以告訴大家一個社會發生的一部份事實。但撇除了這些官方的數據﹐要更具體觀察到民情﹐還有甚麼比到處走走看看來得更實際﹖用眼睛親眼看見的﹐經過腦裡分析思考過﹐也許真實得多。

就上路吧﹗

取道南北大道﹐還沒機會享受到半夜開車的折扣。途間經過一個出口﹐指示牌上寫著“甘文丁”和“太平” 兩處地方名。突然間理解了高官們對於“內安法令”的倚重﹐可能靈感就出自于這裡。不是嗎﹖“甘文丁”﹐是聞名於那座扣留營﹐凡是在“內安法令” 下被扣者﹐一律送到“甘文丁”﹔於是﹐天下“太平”。

多麼簡單的思想邏輯﹐“內安法令” 一日不廢除﹐就一日沒有恐怖分子﹐天天“太平” ﹗

終於抵步檳城﹐沒有想象中的交通擁擠﹐在繁忙的路口總能看到交警在疏解交通﹐好印象大增。

檳城的小吃依然讓人回味無窮﹐而且價格也不像其他旅遊大城市﹐動輒漫天開價。據當地友人告知﹐檳城小販最引以為傲的一點﹐就是不過度依賴外勞來經營﹐因此食物的味道都還留存原來的色香味美﹔試了好些地方﹐事實果然如此。

檳城的發展一日千里﹐從酒店的窗口望向遠方﹐可以看到到處高樓林立。單是在著名海濱地帶的高樓﹐就已經多不勝數。在檳城逗留的那幾天裡﹐前後任首席部長就檳城的土地發展隔空交火。現任提出質疑檳城在上任政府手中發展有不足之處﹐前任馬上在隔天提出受局限的理由。這是好的開始﹐開啟了理性問政的起點。

離開檳城﹐進入另一城市怡保用午餐。用餐的那家著名食店﹐看著店主不停吆喝顧客﹐不禁“佩服”這家店主的能耐﹐到了今時今日﹐還能以類似的待客之道生存下來﹖

最後一站停留吉隆坡﹐為國內消費盡假期裡的最後貢獻﹐直奔購物廣場。真的如很多人所說的一樣﹐要到吉隆坡的購物商場﹐才知道國人的經濟能力絕對經得起不景氣的考驗。在越趨M型社會的架構上﹐經濟衰退的第一輪衝擊﹐只會產生於中下層藍領的階層﹐中產以上好像依然閑逸渡日。

匆匆數日假期﹐就由南到北走走、從東到西想想﹐把消費留在國內、輕鬆渡過了﹗

Wednesday, December 17, 2008

2020宏願終結者

曾經﹐有人為我們國人描繪了一幅願景﹐告訴我們只要繼續努力﹐繼續加強生產力﹐我們會在2020年到達先進國的地位--那個被成為2020宏願的遠景。。那一年﹐是1991年﹐我國連續幾年達致超過8%的經濟成長。

這個長達30年的一個願景﹐大概是世界上所有國家的經濟願景裡最長的一個征途。

所以﹐每當過後的選舉來臨﹐哪哪哪﹐必須把票投給執政黨﹐才能確保達致2020宏願﹔每當有任何不滿情緒在社會裡醞釀捲起﹐哪哪哪﹐穩定勝于一切﹐別忘了遙遠的夢想﹕2020宏願。

自國產車在80年代推出後﹐益發增強了主政者的信心﹐我們國家甚麼都能﹐沒有的就做出來﹐做不出來就技術轉移。

2020宏願被無限放大後﹐所有的硬體發展更是朝著大目標前進。

短短數年間﹐我們迎來共運會、建了共運村﹔我們也搬遷了新的中央行政中心布特拉再也﹔我們開發了迎合科技世紀但鮮少科技含量的高科技園賽柏再也﹔我們也建造了曾經是世界第一高樓的雙峰塔﹔我們也加入第一方程式的速度競逐﹐雖然從來沒有產出本土車手﹔我們當然也送了太空人去當太空遊客﹐雖然沒有太空研究的技藝﹔還有省略下另外不下一百項的硬體發展…。

但軟體方面呢﹖

我們繼續玩固打制﹔玩沒有績效的升學績效制﹔玩英語教數理以達致最終統一語言教育的游戲﹔玩撥款給這個那個學校的派糖果游戲﹔玩沒有制度增建學校的政治把戲﹔…。

我們的國家﹐財政長年赤字﹐人材長年流失﹐也缺乏有效的機制來監督和度衡朝向先進國的短、長期發展。

終於﹐一個大浪在2008蓋了下來。

2020宏願的概念倡導人又出來說話了﹐完了完了﹐2020宏願是達不到了﹗

距離2020年還餘下11年﹐先進國﹐是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了。

但別灰心﹐只要大家把國家的政策以逆向思維的方式進行﹐憑個人的努力繼續前進﹐11年時間﹐足以讓大家成為“先進人口”。

Tuesday, December 16, 2008

最後的演講

人的一生﹐走到最後的盡頭時﹐有多少人擁有一個最後演講的機會﹖機會在手上的時候﹐會說些甚麼﹖對象會是誰﹖

過去的電影裡如《我的一生》(MY LIFE) 和《死亡遺願》(THE BUCKET LIST) 等﹐探討的是面對死亡的態度和心理掙扎歷程﹔還有那濃濃的親情﹐在死亡到來的前一刻﹐顯得那麼厚重而又難捨難離…。

如果發生在現實裡﹐又會是怎生一番光景呢﹖

美國卡耐基美隆大學的一名教授--藍迪鮑許(RANDY PAUSCH)﹐在2006年中診斷出患上胰臟癌﹐後經過先進手術切除大部份內臟。但不幸地﹐在2007年的復診中﹐發現癌細胞擴散至肝部﹐醫生冷靜地告訴他只有剩下三到六個月的生命。

在癌症已經成為文明社會的一大殺手病症﹐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但﹐一個生命的精彩處﹐就在於生命的主人應對的不同處。

蘭迪教授得知生命所剩無幾的時候﹐最放不下的就是妻子和三個年幼的孩子。他細細思考﹐該在有限的時間裡﹐為孩子留下怎樣的回憶﹐讓孩子長大的時候還能對這個父親有印象﹖

恰好﹐大學也邀請他﹐在他的大限來臨前﹐給學校發表最後的演講。

藍迪教授當然樂意接受邀請﹐為了他熱愛的教育事業﹐也為了留下一個給孩子的真演講、假動作。

但該說些甚麼﹖思索了一些時間﹐他為自己最後的演講定題為﹕全力實現兒時夢想﹗

藍迪教授這一小時許的演講裡盡力不碰觸傷感的話題﹐轉而以詼諧幽默的語調﹐輕談他孩時的夢想。父母如何適當鼓勵和教育﹐良師適時出現指點﹐人生伴侶點燃生命火花﹐再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當中有淚有歡笑﹐有激勵人心之處﹐也有可供年青人學習的地方。

一小時的時間裡﹐沒法把他一生的歷練都說完﹐因此﹐他和友儕合作﹐把演講的精彩內容寫了出來﹐再加上其他的一些理念和感想﹐出了一本延長版的書﹐書名就叫﹕最後的演講 (The Last Lecture)。

在書內﹐可以分享到藍迪教授的撞牆經驗﹐對生命的熱忱、對夢想的不棄追求﹐又或其他別有用意的假動作。

藍迪教授在08年7月下旬經已離世﹐留下這一場演講﹐和補強的一本書﹐作為留在世上的最後一個印記。

秋風秋雨愁煞人﹐我們會因為天氣的變化而生了一層多愁善感﹔也會為一些賺人熱淚的故事而感動不已。

但﹐這是一場不一樣的演講。有時間﹐去買本《最後的演講》來看看﹐開始一個更有意義、也更積極的人生。

Monday, December 15, 2008

今天沒魚吃﹗

多州漁民大串連﹐展開罷捕行動。

事件牽動多達七州的漁民﹐涉及兩萬名漁民﹐或五千艘漁船﹐影響所及﹐全國50%的魚獲供應出了問題。

問題的癥結﹐在於漁船出海的燃油﹐據漁民的要求﹐政府必須重新補貼燃油價格﹐讓漁民們能以低至每公升一元馬幣的價格﹐才能解決漁民日益高漲的出海成本。

這個事件演變下去﹐只可能出現兩個可能的結局﹕一是政府怕了漁民們﹐他們不出海﹐國內海產業癱瘓﹔二則在廢日持久的僵局中﹐漁民自己投降﹐重新出海。

可是﹐政府舉白旗的話﹐表示就會由全民買單﹔反過來﹐漁民重新出海﹐成本也不會照單全收﹐依然會把魚價提高﹐轉嫁消費者。

所以﹐消費者在這一場對峙中﹐已經隱隱然成了最終受害者。

再進一步來探討。

如果政府願意讓步﹐讓全國人民一起負擔燃油的價格﹐那消費人可不可能買到較便宜的魚獲﹖我們都知道國內的消費市場有所謂的頂價機制﹐受監管的物品都不能售賣超過政府預設的頂價。但有常逛菜市場的人都知道﹐海鮮類並不受制於頂價機制﹐特別是佳節來臨前的一段時間﹐價格的飛漲可能是平時的兩倍。

但魚獲一旦大量減少﹐肯定會在短期內刺激價格上漲。這時候﹐消費者可能又要改變消費的形態﹐改為轉向其他的來源又或品種。

開放冷藏海鮮大量進口可行嗎﹖就好像養豬業之前面對的困境一樣﹐最後養豬業者大量轉業﹐國內的消費量以進口冷藏肉類補足。

漁民控訴的其中一點是近海魚獲大量減低﹐必須出到深海才能有機會捕獲魚群。但一出深海﹐耗油量就增加﹐而且還不一定可以次次都有大收穫。

真的是值得同情的困境。

但除了同情之餘﹐可不可以尋思較為可行的長期辦法﹖

如﹐我國不也有些州屬的淺海養魚業發展得還相當成功﹐能大量出口到港中臺等地。還有﹐之前也有政策要鼓勵集合大資金﹐進軍深海漁業﹐不是又只聞樓梯響吧﹖

要漁民們突然轉業或失業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如果一個產業的結構性問題﹐最後需要動用到所有納稅人的錢才能解除短期的困局﹐這個政府﹐肯定得付上最大責任﹗

Friday, December 12, 2008

展望明年…期待甚麼﹖

第三季的經濟成長數字出爐﹐以稍微高于市場預測的4.7%﹐封了一眾經濟學家的口。我國經濟還是比想象中強勁許多﹐在劣勢中還能低空揚起。

估計只要第四季不少于1.2%的季度成長﹐我國就能取得全年平均5%的成長。(大家都拍拍胸口﹐大呼好險好險﹗)

第三季的成長﹐主要是受到萎縮速度較慢的內需所提振﹐以季對季而言﹐內需這一塊只是稍稍減退1.8%至6.5%。民間消費的部份更是企穩在8%以上﹐反而是政府部份的公共開銷少了4%。上一季﹐民間購買力又一次發揮功效。只是﹐或許經濟學家可以解釋一下﹐這次的內需成長數字﹐有沒有去除了通膨的效應﹖

出口在短期內難有指望﹐原產品、天然資源還是電子成品﹐需求量或是價格復甦的希望﹐到了明年還是相當渺茫。

也難怪﹐各國在拯救經濟方面的努力﹐第一句就是先喊刺激內需﹐鼓勵民眾消費。

我們的鄰國新加坡已經做出最壞的估計﹐預測明年可能陷入負成長﹐也已經宣告步入技術性衰退﹔而中國的胡主席說中國有四點隱懮﹐必須未雨籌謀﹐所以也推出4萬億人民幣的公共建設﹐刺激內需。

展望明年﹐財政部長兼候任首相納吉說﹐只要兩個因素、一個產生變化而另一個不發生重大惡化﹐明年的經濟成長還是可期的。一個期待產生變化的是70億馬幣的振興經濟方案﹔另一個不希望還持續惡化的是外圍的經濟情況。

先別管外圍是否會持續惡化﹖70億馬幣﹐加上你我他同心合力的消費﹐就是我們明年的全部希望。

如果還有一份好的收入﹐短期內沒有被裁退的危機﹐就盡一份公民的義務﹐安份繳稅﹐再精明消費、刺激刺激經濟。

只是﹐年關將近﹐外頭失業者日漸增多﹐而無所事事外勞到處可見。政府高官和警察都說我國的治安很好﹐罪案完全是錯覺所致﹔但無論如何﹐還是看緊門戶﹐出門在外就要小心提防罪案發生在自己身上。

需知道﹐踏入明年﹐你我他如果出了任何散失﹐國家經濟成長就會減低數個百份點﹗

Thursday, December 11, 2008

又來一個邱教授

當《丘老師ABC時間》慢慢在華社淡化下來﹐又出了個邱教授的言論。

邱教授在社會裡素享盛譽﹐是代表華裔學者的一道光彩﹔但卻失驚無神地說出應該統一國內各源流學校﹐讓全國各族中小學生只學單一語言﹐以促進團結云云。

邱教授的這番言論﹐到底是他這一生來到一個總結的覺悟﹐有感而發﹐又或配合一些政客的論調、記者的誤解等等可能﹐大家都不得而不知。但肯定的一點是﹐以邱教授的歷史學者身份而言﹐這一次發言﹐是不清醒的失言。

回看歷史﹐秦始皇統一路軌、錢幣、度量衡、文字和語言﹐在後世的專家看來﹐是有效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統一﹐也致使中國的國土在秦朝後﹐還能維持幅元廣闊的國家面積直到今日。反觀歐洲﹐則被割裂成無數小國。

就統一文字和語言來論﹐這確實起了一定的效用。但別忘了﹐秦始皇如何暴虐地行使統一的手段﹐到了今天﹐中國各地仍然保留了各個省份的鄉音鄉語﹐和各少數民族的文字。

現在的文明民主社會和國際的大趨勢﹐要學秦始皇的那套﹐行得成嗎﹖

在大馬短短的51年建國史裡﹐各源流中小學的教育方針的一個政治妥協的產物﹐50年來有過爭議﹐但沒有擾亂學子們求取知識的機會。相反的﹐正是因為這種數語並進的教育﹐造就了我國在過去大量出口優秀的人材到世界各國﹐成為各國經濟成長的一批生力軍。如果國家經濟成長數據能記錄下這一筆﹐該當算出這些年來人力資源的出口﹐到底流走了多少建設國家的資源﹖

所以﹐各語言教育政策本身沒有問題﹐而執行的偏差才是問題﹔民間各族的自然團結也沒有問題﹐政客的種族課題操弄才是團結的大問題﹗

都是一些老掉牙的課題﹐只是沒有想到會由一個素孚聲望的教授﹐用一種這麼兒戲的論調﹐再提了一次。

台灣出了個帶上諾貝爾獎光環的李遠哲教授﹐告訴台灣人要向上提昇﹐不要向下沉淪﹔結果台灣人渡過了8年地獄的生活。

馬來西亞也出了個邱教授教授﹐告訴國人要統一學校以促進團結﹐不知道會是向上進步﹐還是向下走向退步﹖

Tuesday, December 9, 2008

與李小龍對話

當各位看官看到標題是和李小龍對話﹐各位會以為曾和李小龍聊過幾句﹐年紀應當有一番上下。但是﹐實情是﹐李小龍去世時﹐區區在下還沒有出世﹐連李小龍的臉﹐也是從他所留下的電影裡所見到。

那﹐如何與李小龍對話﹖別急﹐且聽在下細細說來。

(好像一個九流的小說的開頭…)

一個悶熱的晚上﹐坐在電視機前﹐看著無聊的電視節目﹐眼皮越來越重…。

突然﹐聽到一聲“哈…恰…”﹐轉過頭﹐咦﹐怎麼有個人長得那麼像李小龍﹖

“不用猜﹐我就是李小龍﹗”

(怎麼會呢﹖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不用懷疑。你我有緣﹐所以在這裡相會。”

(真神奇﹐沒有開口這人也知道我心裡想甚麼﹗)

“想問的儘管問﹐機遇不會一再出現。”

“幸會﹐幸會﹐小龍師傅。”

“不要客氣﹐叫一聲前輩即可。我可沒有傳授過你武藝。”

“前輩﹐那恭敬不如從命。小子有幾個問題。”

“問﹐儘管問﹗”

“截拳講究後發而先至﹐用在經濟上行不行得通﹖”

“理論上應該也通﹐比如說﹐你們政府愛用的振興經濟計劃﹐就好比那後發的重拳﹐一拳擊出﹐必須又重又準﹐才能制敵於先。這裡的敵字﹐用經濟的術語來說﹐就是衰退。”

“那如果後發的拳失準又失重會如何﹖”

“那就是泥牛入水--白忙了﹐笨蛋﹗”

“那前輩的恰恰舞步呢﹖能有何不同的運用﹖”
“恰恰講究的是節奏﹐前四步後四步﹐還可以轉個大圈﹐再前四又後四…”說著說著﹐跳了起來。

“咳咳﹐前輩﹐我不是要學跳舞﹐我問的是運用。”

“呵﹐一時興起…。回答你的問題。你看最近股市的起落﹐有沒有一個節奏﹖會不會是進三步退四步﹐上一天下兩天﹖”

“有點類似。”

“就是了﹐你就要跟隨這個節奏﹐佈局你的進出場。但小心﹐當恰恰舞步變成迷縱步時﹐就要退場觀望。”

“最後一個問題﹐前輩﹐你怎麼知道那麼多﹖”

“你忘了我在成為電影明星和一代武學宗師前是干甚麼的嗎﹖我是唸哲學開始的。哲學是所有學問的起源﹐包括現代經濟學﹐也是從哲學思想開始。”

“原來如此﹗”

“崩” 的一聲﹐夢醒、小龍前輩也不見了﹗

幸虧還有你﹐聖誕老人

秋色愈濃﹐寒意更深﹔深秋漸走﹐初冬已露。

像一些廣告詞所描繪的﹐有一位屬於全世界的人物﹐在經過了一年的休息後﹐又將出來執行一年一度的任務…。是的﹐年末將至﹐聖誕節-- 聖誕老人的節日又將屆臨人間了。

可是﹐今年並非尋常的一年。這一年﹐人間經歷了百年一遇的大災難﹐一場橫掃全球的金融風暴。

全球各國為了挽救這場大災難﹐用數以千億萬億的金額﹐挹注資金給患了重病的企業﹐投入資源到各自的經濟體中盡力拉拔成長﹐派錢減稅以鼓勵消費。

美國政府幾經困難才得到國會通過的7000億美元特別救助金﹐不到兩個月﹐已經被花去的一半﹐用以協助陷入深淵裡的金融機構。剩下3500億美元﹐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原意是留著讓下一任總統明年一月上任時﹐手頭有點錢﹐可以看著用。但時勢的惡劣﹐遠超那班政府官員的想象。

馬上﹐美國的三大汽車業者-- 通用汽車、克萊斯勒和福特都宣告面臨倒閉危機。福特的情況較為不嚴重﹐可是受轄於通用汽車﹐只有大家齊齊吶喊﹐希望政府也能拔錢相助。

布什的團隊抱持觀望﹐因為即將交接給下一任政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就無情地回應倒閉是閣下自家招來的就自家處理﹐與國家無猶。

這可弄急了布什的繼任者奧巴馬﹐他大聲疾呼國家需要關注汽車業的困境﹐因為汽車業關係底特律的存亡,也決定數百萬工作大軍的飯碗﹐還有那失業率和國民生產總值。

汽車業短期內需要250億美元以渡過難關﹐但國會還沒決定會否通過﹐日期定在12月的第二週投票定奪。

把球丟回到國會裡﹐讓議員們決定汽車業的存亡﹔跟著這個決定的背後﹐是數百萬到上千萬就業大軍的工作機會。佳節就要來了﹐會是在這個普天同慶的節日前﹐狠狠地摔破他們的飯碗﹐還是通過一系列的減重改革加250億美元聖誕禮物﹐要求汽車業輕裝再上路﹖

奧巴馬在候任期間﹐陸續宣佈了他的財經團隊﹐美國市場以連續五個上揚交易日來回應對他的肯定﹔美國以至全球﹐都因為這輪稍微回穩﹐而開始相信市場信心有恢復的跡象。


佳節就要來了﹐這可是全球人類共同歡慶的日子。除了恐怖份子不放松以外﹐大部份的人類都蓄積興奮的心情﹐先輕鬆渡過一個有溫馨氣氛的快樂節日。

外在經濟條件再惡劣﹐但人們還是湧入大型商場趁年末感恩節大減價﹐大買特買。問問浪漫的法國人今年最想要的聖誕禮物﹐法國人回答不是玫瑰香檳﹐而是白花花的鈔票。

外頭寒意愈增﹐但幸虧還有你 -- 聖誕老人。

Wednesday, December 3, 2008

警察叔叔﹐你們真愛說笑﹗

在這個國土﹐說笑話可真是生活的一部份﹐我們不能氣也不能急﹐只能適當地幽自己一默。

過去﹐我們聽過的笑話也不算少﹐很多時候﹐別人很認真地說﹐可還是忍不住﹐嗤一聲笑了出來。

可是﹐也從來沒有這麼短時間﹐由同一批人﹐說出這麼多笑話來。

這一批人﹐是我們都很尊敬的警察叔叔。

警察叔叔除暴安良﹐對付起手無寸鐵的示威請願民眾﹐是從不手軟。說起笑來﹐也真有一套。

有位警察叔叔說﹐警方人手不足﹐所以在取締飆車黨方面有點困難﹔換個說法﹐就是面對無日無之的飆車黨犯罪傷人攫奪﹐民眾早晚練就習以為常。

另一位警察叔叔說﹐警察在各地設下陸障﹐已經成功減低犯罪率﹔內政部長也符合說﹐看看數據﹐國內的犯罪率也不高嘛﹐和新加坡這等小國在人均比率上是一樣的﹐有甚麼好大驚小怪的﹖

警察叔叔的頭兒把矛頭指向報章﹐都是報章專報導這些譁眾取寵的小事以博取銷量。只要報章合作﹐把國家描繪成童話故事裡的完美世界﹐我們還相信甚麼人們有醜陋的一面嗎﹖大家都是好人﹐安逸豐足地過童話生活。

警察叔叔的二號頭兒也發言了﹐點出新晉警官的七項常犯毛病。除了反抗上級命令是警察內部的問題﹐其他如缺乏執行力﹐無精打彩逃避責任缺乏遠見等等…咿﹐怎麼聽來像是警隊的通病多於警官群的毛病而已﹖

是是是﹐我們偉大的警察叔叔是不容質疑的﹐他們領的是微薄的薪金﹐賣的是一條命。難怪﹐年年招考新警員﹐華族警員的報名率總是遠遠落後﹐都沒有奉獻精神﹐如何保護社會安全﹖

想想看﹐警察叔叔還真是偉大﹗

可是﹐有時候聽到他們說的話﹐還是忍不住笑到流眼淚﹗

投資銀行家的故事

有個在網上很熱絡流傳的故事﹕

有一個印度父親去見印度總理﹐對他說﹕“我的兒子將會是比爾蓋茲的女婿﹐你應該委任他做國家銀行的總裁。”

印度總理想了想﹐比爾蓋茲的女婿﹐如果是真的話﹐那能帶來多少電腦科技的生意啊﹖

於是﹐就對這父親說﹕“好﹐如果令郎真是蓋茲的女婿﹐我命名他為下一任國家銀行總裁。”

印度父親馬上買了張機票﹐飛到西雅圖微軟總部﹐要求見蓋茲。

印度父親見到蓋茲後﹐開門見山對蓋茲說﹕“我的兒子將會是印度國家銀行總裁﹐你應該讓你女兒嫁給我兒子。”

蓋茲想了想﹐一個女兒﹐換來印度大片市場﹐何樂而不為﹖

“沒問題﹐我的女兒絕對可以和銀行家交往。”蓋茲痛快地答應。

一年後﹐印度小子憑著老子的一張嘴﹐坐上了印度國家銀行總裁的位子﹐也娶了蓋茲的女兒為妻。

多神奇呵﹗

另一個故事﹕

有一個專收垃圾的商人﹐在上流社會的酒會裡遇到一個衣冠楚楚﹐看起來像個相當成功的大企業家﹐兩人開始對話。

“這位先生﹐您看來事業很有成就。”買賣垃圾的開口能有甚麼好話﹐只有不停恭維。

“噢﹐謝謝你的好眼光﹐還算沒有白努力。” 被恭維的也不客氣地回答。

兩人各自又回了幾十句惡心的話﹐才轉入正題。

“先生看來有點煩惱﹐可以說來聽聽嗎﹖”看起來像大企業家的說。

“我買了好一批垃圾﹐都無法銷出去﹐你知道﹐數目可能不大﹐但也是我的好大一闕投資。”
“甚麼垃圾呢﹖讓我來看看﹐是不是有方法幫到你﹖”

“真的嗎﹖那太好了﹗”

“放心﹐在我眼中沒有所謂的垃圾。只要懂得包裝﹐懂得耍耍嘴皮子﹐我甚麼都能賣﹗”

對話完畢﹐生意也終於完成。

那一位衣冠楚楚﹐看起來像個成功的大企業家的人﹐真正身份是一個投資銀行家。

他們交易的垃圾﹐後來就釀成了現在的次貸風暴。

Tuesday, December 2, 2008

也談獨中生英語水平

近來﹐華教事業發生了一些爭執﹐然後又殺出個《丘老師ABC時間》﹐這些都是大課題﹐並非人人都能指指點點。我是一名華裔﹐也是一個獨中畢業生﹐當然會有這些事件上立場(可是﹐不會也沒必要公開說)。在紙上﹐只選擇避重就輕﹐以個人的經歷談談過去的英語水平。

獨中有很好的師資和課程﹐我唸書的時候就遇過不少好老師和上過很多對我影響深遠的課程。

我記憶中一位英語水平很高的老師﹐他對學生的期許也很高。上課的時候﹐只要功課沒有準備好﹐或是問到答不出﹐就拾級而上﹐由地面一直往上攀﹐上了桌面後還能升級到門外去。這些經歷﹐現在回看只剩下一抹笑。

所以﹐每當上這位老師的英文課﹐心裡只有忐忑﹐完全無法領受英語的美和好玩之處﹔而老師似乎也忘了教育除了授業、解惑之外﹐還需要啟發思考﹐打開學生的眼界﹐引領學生領會語言之美、學科之趣處。

當時﹐也有上英語會話課﹐但同學間上課時的態度是極度胡鬧的﹐像電視片集《MIND YOUR OWN LANGUAGE》裡的鏡頭﹐匆匆數年就在嬉鬧中消逝。

畢業後﹐也沒有立下甚麼大志﹐想遵循一般獨中生的出路安排﹐到台灣升學。但父親認為﹐如果能力許可﹐應當到西方國家看看。

於是﹐先到吉隆坡唸先修班。這宣告了噩夢的開始、也是一場契機的轉變。

從開始上先修班第一次以英語做公開演講﹐那痛苦而又顫抖的10分鐘﹐時至今日仍歷歷在目。往後的數年﹐雖然環境是英語為主﹐可是還是選擇和說中文或是方言的同學閑聚在一塊。

到了有一天﹐忽然問起自己到底想如何繼續將來的日子﹖是得過且過﹖還是奮起直追﹖

心中有了答案﹐方向就開始明確。

於是﹐瘋狂學英語﹐都是一些老土而有效的方法﹕別人讀一遍、逼自己讀三遍﹔不停看西片、不停聽西洋音樂、不停收聽英語電臺節目﹔還有﹐專結交只說英語的新朋友。

於是者﹐興趣越來越濃厚﹐竅門一開﹐發現連唸書也越唸越起勁。

到了現在﹐除了一些艱澀如文言文的英語單字﹐一般都能看懂﹔除了一些口音特重的語氣﹐一般都能聽懂。屈指一數﹐十多年從指縫間溜走。
身為一個獨中生﹐我時刻感念獨中教育對我的造就。只是﹐每個人的際遇不同﹐有人選擇放棄﹐有人選擇克服﹔有人選擇怨聲以對﹐有人選擇自強不息。

而回憶前塵之時﹐華校生應該最深刻感受到華文教育裡的那股無形韌力。身為一個華裔子弟﹐又兼負獨中生的身份﹐更需要雙重的努力和韌力。

願與所有華校生、獨中生共勉。

Monday, December 1, 2008

補選又到

拜副教育部長的猝逝﹐一場補選又將展開。

根據馬來西亞選舉法令的要求﹐60天內需要舉行一場選舉以填補逝去議員的空缺。

這一次﹐補選將來到瓜拉登嘉樓﹐一個在308大選剛被國陣收復回去的州屬。

這一席位﹐在年初的那場選舉中﹐以微差的628票﹐由國陣險勝回教黨的侯選人。這一次補選﹐應當沒有例外讓回教黨派出的候選人重新上陣角逐。

登嘉樓的情況和吉蘭丹大致相同﹐都是屬於比較回教化的州屬﹐回教徒居民的比例的偏高。

最為特別的一點﹐把兩個都是回教黨勢力雄據的州屬區分開來的﹐大概就是近來傳得如火如荼的黨內親安華派和親巫統派的爭執和分歧。

在登嘉樓﹐掌權的是回教黨的現任主席哈迪阿旺和署理主席納沙魯丁﹐他們正好是被歸類為較傾向巫統的派系。近期在雪蘭莪州弄得雞犬不寧的禁酒令﹐也是同一派系的人馬﹐配合巫統搞出來的一場鬧劇。

現在﹐補選又要開打﹐又將面對巫統的候選人﹐回教黨會是真打﹐還是假打﹖

對民聯而言﹐每一場補選都是跨向更接近執政的一場試練﹐如果場場都能拿下﹐那奪權計劃就不是空想。

安華所制造出來的826補選﹐在自己的橋頭堡上陣﹐贏了並不出奇。現在這一場﹐雖然是由民聯內的盟黨侯選人出戰﹐卻是更具體的一次打分﹐讓選民、特別是人口佔大部份的土著選民﹐在國陣與民聯之間﹐再做一次選擇。

民聯的人民公正黨在剛過去的黨大會上﹐把戰略擬定為不久將來的砂勞越州的州議席選舉﹐宣稱將會是第六個被民聯所掌管的州屬。這一場補選來得也正是時候﹐看看一般上選民的心態﹐在經歷了9個月後﹐有沒有起了變化﹖是烈火層燒﹐還是烈火已息﹖

一場沒有任何一方輸得起的補選將要開打﹐而最為吊跪的是﹐民聯內的矛盾和分歧﹐會否在這場補選中成為最終決定輸贏的最大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