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1, 2009

葫蘆裡﹐賣負四至負五的…

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數據終於出爐了﹐是出乎意外的-6.2%成長﹐大大超出專家預測。

其實﹐第一季的統計數字于三月的最後一天完成﹐如果設立一個有效率而且又有系統性的統計方法﹐這份數據應該在理論上在更短的時間內就能出爐。像一些高效率又上市歷史久遠的公司﹐往往就在季度結束的兩三個星期內﹐把季度報告上呈監管當局。

兩個月等待數據出爐的時間﹐卻恰當又有效地制造了空窗期。

從三月底﹐說是新首相效應也好、全球經濟復甦也好﹐股市就以迅雷之姿一路攀升﹐讓很多人都不禁高呼牛市重臨。

可是﹐各國的國情和經濟結構不同﹐所受到風暴的傷害程度不同﹐投入救經濟的數額不同﹐甚至在這一波全球股市回揚中、外資(或對沖基金)流入的程度也不盡相同。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游資泛濫、美元長期弱勢﹐激起一些喘息剛定的資金﹐又開始在各種貨品市場、各個開放的國際金融體系內橫衝直撞。

如果人們還以為股市能為接下來的經濟做為一支探熱計﹐那就必需做好心理準備﹐因為股市和經濟之間已經隱隱然間脫離了相互附依的條件﹐經濟解釋不了股市、股市也不能預測經濟走勢。

在國行宣佈了第一季度的成長總值後﹐隔日﹐首相兼財長調修全年經濟展望﹐從正負一之間的預測﹐下調至負四至負五的全年預測。

再隔個一兩天﹐第二財長也說話了﹐沒有那麼悲觀啦﹐最後一季一定復甦﹗

誰說的最準﹖不知道﹗

運用最簡單的數學﹐如果全年負四至負五﹐第一季是-6.2% ﹐第二季是-5% ﹐第三季是-4% ﹐加最後一季-3% ﹐加起來除以四得全年-4.5% ﹐附合首相兼第一財長的預測。如果第二季-3% ﹐第三季零成長﹐最後一季回彈到正數3% ﹐一樣加起來除以四﹐得-1.5%的相對樂觀預測﹐可會符合第二財長的預測﹖

回來看看股市的表現﹐根據國行的報告﹐股市市值由三月底的6 ,620億馬幣的總值﹐上升到5月26日的8,056億馬幣﹐總共升值了21.7%。指數方面由三月最低的836點﹐上升至5月26日的1,051點﹐總共上升了25.7%。

藍籌領先小股﹐指數領先市值﹐信心大恢復、情緒趨樂觀﹔但與實質的經濟無關。最值得留意的是﹐原油回揚至66美元﹐已經對脆弱的全球經濟復甦和通膨造成威脅。

談經濟真的太累﹐討論太多最深層的懮慮﹐還可能會讓異論者變成別人眼裡一個壞心眼的人﹐看不得‘好人好事’ 的發生。

罷了、罷了﹐還是去看看大師的畫展調調神。

看到一副很有趣的大作﹐題為《葫蘆裡賣甚麼藥》。

大師這麼寫著﹕

“老夫日夜分析世界之政客﹐還搞不懂葫蘆裡賣甚麼藥也﹗”

看了﹐立時心曠神怡。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