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20, 2009

1萬5千拿不出﹖

在大馬的華人社團﹐不知從那個不可考的年代開始﹐玩起新春大團拜的游戲。

從前華人過年﹐喜歡到長輩的家裡向長輩拜年﹐沏壺熱茶、嗑些瓜子﹐閒話家常。可是﹐這一套太老土了﹐現在的年青人都不來這一套。

大概華團的領導人都知道老土的拜年方式逐漸被淘汰﹐於是﹐決然推出大團拜。

大團拜是個“給臉派對” -- 誰被邀請﹖誰不被邀請﹖誰敢不來﹖一一算計在內。至於請客吃飯,趁佳節請孤苦無依的老弱來飽頓一餐﹐那只是一個活佈景。重要的表演高潮﹐是請大人物來﹐喂他一口食物﹐主客皆歡﹐大團結了。

說到這裡﹐也該進入正題。

檳城中華大會堂每年從國陣州政府處取得1萬5千馬幣﹐作為新春大團拜的部份開銷。可是﹐今年碰上民聯執政﹐馬上踢到鐵板﹐1萬5千馬幣沒有了。

民聯的民行黨宣稱﹐民聯要公平對待各種族﹐要向州政府要錢﹐有兩點的其中任何一點必須符合﹕一﹐有社會意義﹔二﹐有經濟價值。

對檳州政府而言﹐兩項都不符合﹐況且州政府經濟困難﹐向中央伸手討錢也沒著落﹐要如何大方起來﹖

政府自己還辦了個廟會式的春節活動﹐覆蓋面包括文化遺產區﹐可大大提高旅遊城市的知名度和未來旅遊收益﹐還搞甚麼團拜呢﹖

以今時今日民行黨的籌款能力﹐1萬5千馬幣算甚麼呢﹖隨時一兩個晚宴﹐中央領袖來開開金口﹐民眾熱情的捐款﹐就能讓民行黨從千萬黨所的籌募基金裡抽個零頭來滿足檳華堂﹔何須搞到讓檳華堂公然對州政府表達不滿﹖

檳州中華總商會加入罵戰﹐站在州政府的一邊﹐嘲笑檳華堂要錢該自己想辦法。華團的爭端無日無之﹐又一例證。

檳州政府也沒閑著等待更大的罵名﹐馬上又推出州政府牽頭的元宵節慶﹐以示支持華裔文化活動。可是﹐有社會意義或經濟效益了嗎﹖

都看不懂﹐對嗎﹖

有份傳媒﹐對以往的檳華堂新春大團拜做了一些事實的敘述﹐稱往常都由也是檳州人的VVIP首相出席﹐熱鬧的氣氛按慣例都是在首相離開後就草草結束。

想到這點﹐謎團已經解開。

不是社會意義﹐也並非經濟效益﹐而是政治效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