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14, 2009

協調官與民選村長

308兵敗如山倒﹐國陣在一番籌謀之後﹐打算在敗選的州屬推出選區協調官的新職位﹐以為下一屆大選﹐進行佈局。

協調官的職能等同民選議員﹐只是非由民主機制的選票選出。反之﹐由民意所選出的議員﹐因為身處在野陣線﹐卻不能獲取國家的正常撥款﹐以進行選區內的有關事宜。

這項國陣的新動向一經報導﹐馬上引來在野陣線議員的炮轟。對於國陣執政者採取類似手法以行綁樁之實﹐在野議員的氣憤是可以理解的。

為了重拾舊河山﹐國陣政府決定還是用簡單又直接的灑錢老方法﹐通過行政撥款、任意且選擇性發放津貼的方式﹐來為下一屆選舉做準備。

308如海嘯般瞬間爆發的民怨民怒﹐促成數州易手﹔顢頇的治國方式被否決、霸權主義被唾棄﹐但似乎仍未足以喚起國陣的改革意願。

較早時﹐國陣在輸去的州屬裡也照舊委任村長﹐完全不理會民聯執政的正當性和委任的權力﹐把一個村變成擁有兩個村長的怪現象。

究其實﹐村長一職連個九品芝麻官也算不上﹐不過﹐一村之長多少都能得到村民的敬重﹐對於政黨而言﹐是小地方選票樁腳的最佳人選。

民聯的競選宣言之一﹐就是要還給選民第三張選票﹐亦即把縣市的議員選舉權還給人民﹐推翻持之有年的委任制度。

但是﹐選舉語言歸選舉語言﹐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

屬於民聯陣線的人民公正黨霹靂州新邦波賴州議員﹐就率先在自己的選區新村推行村長選舉﹐給村民全新的體驗﹐選出能代表村民的村長。

但人選被投選出來後﹐卻遇到民聯裡另一同盟的民行黨大力阻攔﹐不肯發出委任狀予勝選者。所持的推脫理由不外乎技術問題﹐又或時間制度權責代表性等托辭﹐都蒼白得令人忍不住頻打呵欠。

我們檢驗國陣政府到底會邁向改革、還是持續霸權主義﹖同樣的﹐一致的檢驗標準也應當施加到民聯的執政上。

看看民行黨在霹靂的作為﹐還有前輩熱心撰文討論現在的民行黨到底是姓“社”還是姓“資”﹖ 都不是﹐是人民都太天真。

得到了權力﹐感染上傲慢病毒﹐搞不好早已改換成是姓“白” 還是姓“痴” 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