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16, 2011

平反的呼唤

到了今天,在国内还能用中文来书写和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林连玉先生功不可没。

从1949年推动吉隆坡华校教师会,到1951年推动成立教总,连玉先生的步伐总是走在前头,并于1954正式出任教总主席,把领导担子扛起来。

独立前的教育法令草案,已经让连玉先生隐隐中嗅出将会是‘华校的丧钟’;及至后来的1960年拉曼达立报告书和1961年教育法令,连玉先生更是出尽浑身力气与之抗衡,为的就是一个公平获得对待的母语教育体系。可恨的是,连玉先生这般奋不顾身的争取,却换来被褫夺公民权的对付。

说来不无讽刺,连玉先生在独立前也参与了争取公民权的运动,要求国家在独立后给予在地出生的所有人当然的公民权,但是连玉先生的公民权,却在数年后遭遇褫夺。

1961年,连玉先生被褫夺公民权,但仍然站在前线勇敢为母语教育做出强有力的发声。1985年,一代贤人终于长眠黄土,华社有感于连玉先生的一生贡献,冠以‘族魂’之称。

在公民权被褫夺的50年后,也即是连玉先生仙逝的26年,华社终于又在聚合一起,发动‘平反林连玉’运动。
2011年5月8日,隆雪中华大会堂内,由十三个团体牵头,带领全国各地派出的团体代表约600人,宣告‘平反林连玉’运动的号角已经吹响。

‘平反’是文明社会的一个合理手段,意即向当权者要求重新审视一件过去的可能冤案或误断,在公平合理的情况下,谋求恢复蒙冤者的名誉。

在这个半明晦暗的社会,‘平反’诚然不是一件容易达成的事。有学者就已经提出警告,‘平反’运动会招致某些政治集团的阻碍或操弄,更甚者,极端右翼分子也许已经在摩拳擦掌准备文攻武吓。

这层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土权组织已经对‘平反’运动做出质疑,并以在全国各地报警查办的方式,把矛头对准‘平反’运动。

‘平反’运动并没有如土权组织所想象般藏有任何隐议程,除了要求归还连玉先生的公民权以还一个公道外,要求落实教育平等法和公平对待各源流母语教育,可算是附带的另一些目标。

在‘平反林连玉’运动的开幕礼上,有一位开幕嘉宾就以一句‘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来勉励所有参与运动的出席者;而连玉先生不正也已经用尽他宝贵的一生,向我等后来者亲身演绎何谓‘不为’必为‘!

今晚七时,在中华大会堂信顺讲堂,‘平反林连玉:华教与多元时代的歧路’论坛作为一系列‘平反’运动的活动之一,将于甲州拉开帷幕。

‘横挥铁腕批龙甲、怒奋空拳搏虎头’,让大家一起来见识‘族魂’那充满不屈勇气的一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