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2, 2011

《从831、916到709:我们的集体反思》

公民论坛15:独立反思月

主题:《从831、916到709:我们的集体反思》

日期:23/08/2011,晚七时半

地点:培风中学怀萱堂

主讲人:YB颜贝倪(公正党雪州万挠州议院),拿督江雪霞(马华甲州妇女组主席),陈慧思(独立在线总编辑),陈素馨(部落客)

讨论大纲:

马来半岛是一片苦难多的土地,却也附随着苦难中的幸运。

1957年,这片土地的人民从英国人手中接管自己的命运,成立国家。

东姑阿都拉曼,马来西亚第一任首相,自称是‘快乐的首相’,心里想必要建立一个快乐的国家。

独立六年后,东姑阿都拉曼以巨大的魄力,吸引远在南中国海另一端的婆罗洲沙、砂二地和半岛南端新加坡加入马来亚,于9月16日成立扩大版图的马来西亚。虽然,于1965年失去了新加坡,但靠着横跨南中国海幅员广阔的东、西马,半岛与沙、砂二州的丰富天然资源,稳定立国。

快乐的国度于1969年发生第一场梦魇。5月13日,年青的国度发生第一次血腥暴力屠杀;这一场暴力事件,被官方定位为种族冲突事件,从此讳莫如深。

1970年,快乐首相匆匆下台;新经济政策伴随第二任首相敦拉萨统领国土,人民的身份产生新的印记,被分为土著和非土著。

如是者,第二任、第三任首相来了也走了。1981年,第四任首相马哈迪带来更压制的强权式领导。

在运气的主导下,马来西亚凭借刚起步的石油业和电子出口业的带动下,开始在压抑的氛围中迈向小康。

马哈迪在位22年,马来西亚历经最重要的80年代至新世纪的首三年,他以经济发展来换取政权,以强势的手段来替换国家的民主,以肚子的温饱夺走人民的自由。

孙中山先生曾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显然,再强势的马哈迪,历史始终为他安排了下台的最后机会。
2003年,另一位‘看起来快乐’的首相阿都拉上台了。

阿都拉的快乐,建立在理想中,从来不在实干里。

很快地,这位原本应该‘快乐’的首相,成为一位仍在位的‘短命’的首相--在输去第12届全国大选中的三分二国会优势和五个州属后,于第二年被迫下台。

第12届大选于2008年3月8日举行前,全国弥漫在一股极大怨气中,但是这位新一代‘快乐首相’,却依然陷于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中,对于民间逐渐茁壮的民运和政改呼唤,不予回应。

2009年4月,第六任首相纳吉子承父业,带着‘唇红齿白’的媒体形象,抵御了所有指控,匆匆接任。

从2009年4月开始,各种口号和形象工程在新任政府的手中展开。但是,民间自主的改革力量,以野火燎原之势,不曾停止。

2011年7月9日,净选盟号召向皇宫进呈选举改革,证明了改革力量的壮大无法轻易被扑灭,更昭示了人民不分种族的坚决决心。

政府应对手法的左支右绌和丑态百出,不只戳破了自制形象工程的薄弱,更沦为国际笑柄。

从831到916到709,一个共同点是不分种族的共同努力,要把从来都是一个马来西亚的年青国度,变成一个人人平等、尊重民主人权、国民都快乐的国家。

709就以改革僵化的选举制度作为起点,让全国人民重新追求一个快乐的国家。

你的831、916或709,又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