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11, 2010

缺失英雄的年代

本世紀初﹐武俠電影在《臥虎藏龍》一片拔地而起、震驚全球影業之後﹐張藝謀也野心勃勃拍出他個人的第一部武俠電影。

這是一部很有企圖的電影﹐名字就叫《英雄》。

電影好不好看﹐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就如電影中﹐張大導為秦始皇帝平反﹐說了自己的另一個故事。

李連傑在電影裡是個絕頂刺客﹐他不惜解決了其他的高手刺客們﹐得來所有名重一時的兵器﹐只為了取信于秦皇﹐得到一個距皇二十步的機會。

他處心積慮冀望借助一次有利的機會﹐為天下蒼生除去一暴君。

結果﹐在二十步的距離﹐在那次難得的對話裡﹐他覺得秦皇不是非殺不可。因此﹐下了一個決定﹐由自己捨身成仁、讓萬箭穿心 -- 回報千千萬萬個把希望寄託于他的人﹐也把天下一統的希望交托秦皇。

張藝謀個人對於電影的註解是﹕英雄﹐是胸懷天下的人。

你以為我又要和你談電影﹖錯了﹐是創造英雄二字。

亂世才能出英雄﹐也只有亂世﹐才需要英雄。

我們的《族魂》林連玉先生﹐是如何不屑于富貴的誘惑﹐堅持華文華教的地位﹐終導致公民權也被剝奪﹔但終其一生﹐這樣的英雄人物沒有怨悔過他的追求。

沈幕羽局紳繼承林老先生的遺志﹐不屈不撓地站在華裔的權益和華教地位上發言﹐仙去後也獲得立碑表彰為《族英》﹔其‘服務一生、戰鬥一世’ 的座右銘﹐在華教還未獲得平等的一天﹐都在在激勵著后來的華教人士繼續堅持不懈。

如果這是一個平等的社會﹐想來不管林老還是沈老﹐都只會願意當個平凡的老師、無名的校長。但我們都知道﹐是甚麼樣的大環境催生了英雄﹗

如果是太平盛世﹐英雄﹐應該只是安坐于電影院中﹐銀幕上那個把內褲外穿的超人﹔又或者是飛檐走壁如臨平地、把‘能力大、責任更大’ 當口頭禪的蜘蛛俠。

可是﹐偏偏人總是有無限的慾念。有些人發財立品後生怕后人會善忘﹐還是趁自己還在世時﹐為自己進行造神運動。

在一個被稱為‘封閉和愚昧’的功利社會﹐大家都準備‘笨下去’(DUMBING DOWN) ﹐準備好一起去抬轎、去被摸頭、去‘埋堆’、去撈好處…不願意去思考﹐更不再談甚麼大是大非的嚴肅話題。

持續愚蠢下去的結果﹐或許演變成有一天﹐一個勤勤懇懇掃了一輩子溝渠的清道夫﹐也足以稱為‘清潔英雄’ ﹗

後記﹕恭賀所謂的‘八大華青’ 團體﹐你們為所謂的‘掛燈籠’文化事業貢獻了一份力。可是﹐下一次會不會順道到家家去貼春聯﹐也順道為家家戶戶講解春聯的含義﹐這樣﹐會不會更有‘文化’ 貢獻﹖為文化出一份力是好事﹐但少了那麼一根筋﹐可真是可大可小耶﹗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