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10, 2010

‘頂心錐肺’話教育

和朋友閑聊﹐談起孩子的未來教育﹐到底該進國中還是獨中﹖

朋友說﹐還是國中吧﹗願聞其詳。

國中有兩個優點﹐第一﹐學園提供多語環境﹔第二﹐如果孩子能讀願讀﹐以後升學本地大學相對廉宜﹐還是負擔得起。

我是立意明確﹐來自獨中的背景讓我毫不猶疑將來孩子該往那裡送﹔但是﹐對于朋友第二點的憂思﹐深有同感。我們這裡好幾代人﹐都在為下一代同族群孩子籌措教育費﹐即使賺得再少﹐還是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現在可好﹐國家高等教育基金(PTPTN) 终于放寬申請條列﹐開放讓獨中畢業生升學大專也能獲取國家的低息貸款。獨中招生因此多了一項有利的因素﹐而我那位朋友﹐除卻語言環境的可能性觀點﹐也可以有多一個考量的機會。

說來自然是一片辛酸﹐以整個國家的財力為后盾的高等教育基金﹐即使終於向獨中採取小開放援助﹐經過初步計算﹐也頂多撥出每年不到五千萬馬幣的多加預算。

五千萬算甚麼呢﹖比起每年往外流失的人才﹐被他國通過教育與就業配套挖走的學子﹐五千萬顯然來得太遲。

再來看另一個案例。

將要上市馬股主交版的一家提供醫藥(非醫學)和護士訓練的教育機構﹐自06年獲得國家高等教育基金會的‘A’級教育機構認可地位後﹐營業額飆漲2.2倍達09年全年2億7千3百萬馬幣﹐純利從07年的5千1百萬高漲至09年的9千7百萬。細讀這家教育機構的上市招股書﹐全院校17,000餘名學生人數中(藥劑系和護理系學生分佈是2:1) ﹐每年超過95%的學費由國家高等教育基金提供。國家在第八個‘大馬計劃’ 下有103億馬幣的醫療服務與培訓撥備﹐現有護士對平均人口的比列處于1:510﹐意即每510位國民中才有1人是護士﹐要達到的標準是1:200。註冊護士與醫院床位的比列則剛好是1:1。

看出了甚麼蹊蹺沒有﹖

這會不會讓人們聯想起﹐眾多‘尋租’與‘恩庇’的‘A’級承建商﹖還是政府沒有能力承建的大道﹐卻不得不按合約索求﹐以賠償換取不調高路費的種種合約﹖

國家有提供醫療、教育和安全等基本設施的義務﹐以換取人民繳稅做為回憒。可是﹐當國家的資源永遠處于錯置的配給﹐養出大道成為‘大盜’﹐玉成相關人士抄捷徑管道成為上市公司﹔國家所捨棄不管不做的﹐會不會變成尋租者和恩庇商掠奪資源的合法途徑﹖如果是﹐那這個國家還能剩下甚麼﹖而區區5千萬又算甚麼﹖

烏雪補選剛過﹐投票前夕首相向叻思華小許諾﹐明天國陣贏了隔天就可以開支票過戶。果然﹐只等了三天﹐叻思華小董事一行人到首相署領取建校款項﹐笑到見牙不見眼。首相表示﹐這是履行承諾的開始﹔選委會表示﹐競選承諾並非賄選﹔華社表示﹐制度化撥款沒有﹐非制度化的隨興撥款多多益善﹔代表馬華的教育部魏副部長則表示﹐華裔心機太重﹐給了錢還是猜不透投票趨勢。

其實﹐魏大人有所不知﹐還有很多政府資助華小和國民型中學﹐還在排隊等著政府兌現諾言和隨興撥款。一日這些學校還像孤魂野鬼般徘徊在國家正當教育體系以外﹐華社又如何成就魏副部長化身地藏王﹖

和一位前輩談起‘華教尚未平等’課題﹐說到有人在風雨不斷之際﹐提起要‘分贓’ 的事故﹐還爭輪候當華教大佬﹖

唉﹐除了一句‘白痴’ ﹐也實在想不到另一句更貼切的形容詞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