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 2008

外資比較喜歡安華﹖

早前有家外資投銀做了一份有關安華會否出任首相的分析報告﹐可能就此產生了一種有期待的揣測。 加上《時代》雜誌又選出安華為2008年百大影響人物﹐和馬英九、胡錦濤、陸克文和布什等同列領袖和革命家的項列。 一個還在野的政治人物﹐和許許多多掌權的國家領袖同等並列﹐令人有更多份外的遐想。

外資、外國人、外國媒體﹐真的很期待安華回歸到權力的高峰嗎﹖

安華在1991當上財政部長﹐馬來西亞迎來歷史首次的大牛市。公牛橫衝直撞直到1997年的金融風暴﹔ 接著﹐因為處理危機的手法和理念與馬哈迪不合﹐ (普遍的印象是安華主張西方的那一套﹐而馬哈迪則主張金融管制、閉關自守以過渡危機) ﹐在1998以最怪異的罪名被捕下臺。今天看來﹐西方的那一套﹐不適用與每個國家﹐那是一套不只帶著經濟改革的配套措施﹐也隱藏著政治改革的議程。

安華顯然在當年是敗在馬哈迪的手上﹐但卻為自己贏得了一個“改革者﹐追求公正、公平、透明的經濟與社會的締造者” 的美名。

當一方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的強有力競爭者就會被投射以所有的希望。 今天安華重被寄以厚望而得以在政治上回春﹐不正是說明了這點嗎﹖ 那麼﹐是不是就等於外資喜歡安華當政﹖

正當的外資﹐如英美煙草、數碼網絡、雀巢產品、皇帽建力士等等﹐才不理會甚麼人當政。 在這些外資的眼裡﹐政治穩定很重要﹐再來就是市場、人均收入和潛能等等。 外資會懮慮于政權的更迭﹐但更重要的是長期的佈局和展望﹐不會因為甚麼人上臺或下臺而決定投資項目。

說明白一點﹐外資不也害怕共產主義嗎﹖ 但中國和越南也一樣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外資前仆後繼﹐還唯恐慢了別人一步。

不如換個角度思考﹐如果安華上臺﹐來自西方的資本和東亞的油錢會否繼續進駐經濟走廊和特區﹐進行資本殖民﹖ 或者﹐如蝗蟲般的對沖基金快速入駐制造短期的市場亢奮﹐然後飽食遠颺之後又留下大災難讓我們承受﹖

外資、外國人、外國媒體…你喜歡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