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3, 2009

來不及的悲哀

終於﹐在甲州之地﹐也看到數百人的政治對峙現場。

為了一個該不該下臺的人﹐支持者和反對者雙方演出近年來最火爆的場面。

在還未對事件做出任何意見之前﹐何不讓我們都來補一補馬六甲的歷史。

馬六甲﹐是馬來半島開發時間最久﹐擁有最悠久歷史的一州。

13世紀﹐已經有商隊出現于此。較為人所熟悉的﹐是拜里米蘇拉來了。

馬六甲皇國創建于1402年﹐統治期間﹐出了蘇丹滿速沙、名相敦霹靂、名將漢都亞和漢哲拔等歷史留名的人物﹔當然還有漢麗寶﹐她是以“和藩” 的形式送給馬六甲蘇丹做妃子而流傳下來的一闕浪漫典故。鄭和船隊來了七趟﹐只留下七口井﹐至今剩下兩口。

109年後﹐葡萄牙人來了﹔再130年後﹐荷蘭人也來過了。葡萄牙人和荷蘭人都有各自的目的﹐在
西方人眼裡﹐遠征殖民為的就是好處。當資源和好處已經被搾干搾淨﹐自然沒有必要再久留。他們來了、最終也走了﹐留下了一些教堂、一處紅屋、一座大鐘樓和古城門﹔沒有人來得及悲哀他們的來去。

1795年﹐遠東戰爭爆發﹐荷蘭人把馬六甲托管給英國人﹐直到1824年英國人正式據為己有。

在英國人手裡﹐馬六甲逐漸失去光輝﹐把重要性地位讓給海峽殖民地管轄區的另兩個同伴 -- 新加坡和檳城。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軍隊也到來馬來半島短暫統治了3年零8個月。

英國人在二戰結束後﹐于1957年讓馬來西亞獨立。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大家都歡呼雀躍起來﹐大家都感激英國人放手﹐沒有人顯露一絲悲哀。

英國人雖走了﹐但留下了很好的法制精神與制度﹐和“分而治之”的政治概念。

建國史裡﹐馬六甲人沒有缺席﹐敦陳禎祿、敦嘉化、梁宇皋、沈慕羽局紳等人﹐甚或把樹膠種植業引入大馬的陳齊賢﹐都讓人神往﹗

來到80年代﹐出了個積極把台資和各種工業引入馬六甲的首長﹐讓甲州工業看到一道曙光。可是﹐終究敵不過女色﹐落得匆匆下臺的折墮。

後來的幾任﹐就不提也罷﹗

馬六甲一地歷經興旺、停頓、被遺忘、再發展、又停滯﹐又再一次崛起成為旅遊城市。市民都儲足了歷史的厚度﹐習慣了把持一顆平常心﹐沒有失落、沒有竊喜、當然也不會有悲哀。

現在﹐有個掌權的人犯了黨紀﹐被革除了競選資格﹐報導說﹐有人覺得被革除資格是種悲哀、還是馬六甲人的損失﹖

說的時候﹐先抬頭看看天 -- 舉頭三尺有神明﹐想清楚才發言也不遲﹗

要說悲哀﹖唉﹐還是慳回口氣﹐暖暖肚﹗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