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15, 2010

兩線不死﹒一黨獨大

兩線﹐是很多人民的希望﹐至少﹐歷屆大選的成績﹐約四成的反對票說明了這一點。

可是﹐要成就一個穩固的兩線﹐在這個國家裡﹐還只是一個起步。

原因﹖按照學者的說法﹐一是沒有改革的政治體制﹐民主無法彰顯﹔二是在‘輸者輸完’的情況下﹐各別政黨都往最為有利于取勝的議題努力操做。因此﹐第三票的地方選舉﹐是迫切需要以深化民主和瓦解‘輸者輸完’的方向推進。

民主體制改革﹐意謂著任何想要奪得大權的政黨或政線﹐需要與選民訂立政治契約﹐把抑制人民追求人權和法治的各種惡法﹐都必需在時限內一一清除﹐還人民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第三票﹐是一個改革的開端﹐也讓各政黨有存活的空間﹔第三票不只不會如首相所說﹐因為政治化而讓地方服務失焦﹐進而打擊政府提高服務效率的決心﹔反之﹐通過選舉所選出來的最底層議員﹐因為經歷競爭所產生而更能代表民意﹐兢爭也會進一步加強地方服務素質。

但是﹐因著選區劃分的因素﹐即使反對的選票達到50%以上﹐換政府還是一件難以完成的事。如果要指望一個掌握政權的政體會自動平等化遊戲規則﹐還不如指望更多公民湧現的社會﹐讓公民社會的聲音大聲吼出來﹐讓公民運動成為當權者不能不正視的社會力量。

回頭來看現今的兩線制雛型﹐很多人都會認為兩線制危機重重﹐稍有閃失﹐兩線制這個夢想﹐再等十年吧。

最大的問題﹐出現在人民公正黨身上﹖

退黨潮、安華即將再次入獄、黨內能擔大任者缺﹐都是打擊公正黨的最好課題。公正黨一倒﹐民行黨和回教黨會各自回到自己的基本盤去修身養息﹐等候下一次巫統的分裂﹖

人人都開始這麼想﹐只能說﹐國陣的策略真的奏效了。

公正黨現在開始走的路﹐是一條建黨的路﹐是把所有個人魅力都消彌于無形的建黨路﹐黨高于一切﹔而且﹐公正黨也打開了一個成功的多元政黨新模式 --拋棄種族主義﹐也因此﹐各路非政府組織成員、社會主義者和有理想的社會工做者﹐存留下來繼續奮斗。

民行黨從沒有執政經驗﹐但可以開始和同樣沒有執政經驗的雪蘭莪州做政策上的良性競爭﹐輿論開始斷言﹐檳雪二州要停留在民聯手上至少兩屆。另一方面的回教黨開始走向務實開明﹐種族也不再是黨藉的考量因素﹐連回教國、回教化也開始絕口不提﹐是不是一大進步﹖

另一方面﹐國陣內民政和國大黨的泡沫化已經顯而易見﹐連林敬益都喊出重新執政檳州無望﹐加上林公子適時和老父一同唱反調﹐說出民政應當是時候考慮退出國陣﹔印裔國大黨幾乎在國內消聲匿跡﹐馬華在華人區或混合區再沒有穩贏的把握…除了東馬砂州土保黨還具有勢力﹐巫統在國陣內的一黨獨大﹐已經無法避免。

在堅持兩線制的漫長路途上﹐先要擔心的不是兩線制的泡沫﹐一黨獨大才應該是眼前最大的危機。幾個簡單的議題和手段就能把擁護力都攬回來﹐一黨獨大的誘惑﹐還有甚麼是不敢為的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