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23, 2009

熊掌與砒霜

我一直是亦舒的忠實書迷。

從第一本《阿細之戀》開始﹐到《玫瑰的故事》的驚為天人…間中轉眼經過了十數年的不輟追讀﹐始終不悔。

亦舒小說的特色﹐在於人物的對白﹐帶點脫俗和不食人間煙火的口吻﹐很能讓人留下印象。看了那麼多年﹐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常用對白﹐是﹕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這是非常傳神的一句話﹐而且﹐還經常出其不意地適用于每一處。

那天﹐有幸被邀請出席中國名兵法專家普教授的洗塵宴。

席間﹐普教授由兵法名家孫武的祖先輩如何逃亡至齊地﹐如何憑著一個簸箕贏得人和和敬重﹐加上一部祖傳的兵書得到賞識﹐爾後終於成為一代兵聖。

教授在臺上從古代說到現代﹐討論起現代兵備競爭、中國如何崛起、民族難以平等﹐語音動人、聽出耳油。(但老實說﹐我是吃人嘴軟﹐到了後半段﹐感覺是有點尾大不掉了﹗)

無論如何﹐我還是受益的。普教授一開始就點出兵法的最高境界 -- 不戰而屈人之兵﹔以武止戈。可是﹐這終究是個理想﹐古來多少戰爭﹐都難免以殺戮來定勝負。

到了現代﹐人類依然沒有長了多少智慧。戰爭對良善的人是砒霜﹐但相對于某些利益團體﹐卻是一道道的熊掌。

比如軍火商﹐沒有戰爭﹐軍火能大賣嗎﹖新研究的軍火能有真實的試練場地嗎﹖一些有權力又懷著壞心眼的‘牛仔’如布什那一幫人等﹐沒有一場有一場的戰爭﹐如何能趁危機出現時撈取好處﹖

所以﹐軍備競賽會繼續持續下去﹐伊朗和朝鮮等國也會不惜代價繼續開發核武器﹐以讓全世界有機會聽聽他們陰森的聲音。

座下在等候聆聽教授的演講之前﹐閑聊間自然而然聊起了國內最矚目的連場馬華大戲。

綜合多人的意見﹐大家都看得膩了﹐也難怪民調會結出‘只有12%的讀者會追看’ ﹐和報館編輯從發行處也得到‘逢新聞出街﹐報份也沒有增加’ 的回覆。

原來﹐對很多人而言﹐不管是‘黨章、原則、道德’ ﹐還是後期的‘獨裁者、瘋子、二五仔、瀌淚痛訴民主死亡、還黨誠信兩天一夜遊’ 等等高潮迭起的大戲﹐都還是讓多數人看得興趣缺缺。

哪哪哪﹐我只是誠實地‘綜合’ 當晚收集的訊息﹐清楚做個表述﹐完全沒有任何詆毀的意思。

黨爭吶﹐爭的人當成是熊掌﹐會當成是砒霜的﹐肯定是沒得爭的那伙人﹗

如果要止戰﹐把‘武’字裡的那支‘戈’給拿走﹐看來﹐也只有等更高權力的人出手。再不然﹐把部長、副部長和所有資源統統拿走﹐看還爭個甚麼﹖

如果想追問我是看成砒霜還是熊掌﹖

我會懶洋洋地說﹐發了臭的熊掌雖帶點腥羶撲鼻﹐但還不失它的趣味﹗

No comments: